第十三章 青神縣(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626 字 2020-10-25

「呃,閑得無聊……」三郎趕緊用腳去擦地上的字跡:「想設計個畫押呢……」他看到陳希亮兄弟立契的過程,知道所謂畫押,就是一種鬼畫桃符。

「哦……」果然騙過了三個兄弟。

陳希亮卻感覺沒那么簡單,他面帶憂色的看著行為古怪的三郎,心中暗嘆一聲,決定找個時間,和他好好談談心。

~~~~~~~~~~~~~~~~~~~~~~~~~~~~~~~~~~~~~~~

船近縣城時,已是黃昏。這是陳三郎陳恪,第一次見到大宋朝的城鎮。

他立在船頭遠遠望去,只見這座不大的城鎮依青傍翠、碧水環繞,景致如畫。再近一些,便看到江畔連蔭的千年古榕,極具風情的沿江吊腳樓,錯落有致的臨江水碼頭,以及碼頭上聳立的一面高大牌坊。

借著余暉看時,那牌坊上卻是篆文,陳恪正在努力辨認,邊上的陳希亮輕聲道:「寫的是『古蜀後戶』,這里是古代蜀國的南大門。因為有農神青衣而教民農桑,民皆神之,故而名曰『青神縣』。」做父親的,總是抓住一切機會,教給孩子知識。

「哦……」陳恪點點頭,還沒來得及說話,邊上船家卻開口道:「官人是讀書人吧?看樣子是要搬到縣城啊。」

「是。」陳希亮點點頭,一下回答他兩個問題。

「不知可尋到住處了?」船家熱情問道。

對這種過分熱情,陳恪警覺起來,以他的經驗看,無事獻殷勤,自然非奸即盜。

「沒有。」但陳希亮很老實道:「不知老丈可有去處?」

「小老兒在縣城有處小樓,但官人也看到了,小老兒跑船為生,和老伴常年住在船上,正想把宅子租賃出去,不圖掙錢,只不想空著屋。」船家笑道:「待會兒靠岸,不妨跟我去看看,要是合適就租下來,滿城找不到更便宜的。」

「也好。」陳希亮道:「待我尋一處客棧,先安頓下犬子,便與你去看房。」

「還住什么店啊,」船家熱情洋溢道:「直接到我那住下就得了。」

陳三郎不禁瞪大眼睛,難道宋朝人這么熱情好客?不過,哪有晚上看房的?這不跟燈下看美人,一樣的不靠譜?再說了,沒問問價位就去看房子,這……合適么?以他對便宜老爹的認識,怕是八成要壞事兒。

不過他現在是個十歲的孩子,大人說話,哪有他插嘴的份兒

船靠在碼頭上,自有工人卸貨,船家熱情的找來輛板車,幫著把行李裝上,還搶著替他們推車。這讓本就心存感激的陳希亮,大大的過意不去,一路上連連道謝。

陳恪兩手牽著弟弟,跟著父兄走在這千年前的城鎮中,好奇的四處張望。只見縣城不大,街道極其規整地沿江排列,幾條南北走向的橫街貫穿其間。青石鋪就的道路古老而雅致,走在上面,是那樣的讓人踏實。

這時候天色已黑,街道兩旁的店鋪都上起了木排門,光線從排門的縫隙透出來,柔柔的、細細的,頗為溫馨。過了街面,進到巷子里,令陳恪感到意外的是,並非節日,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燈籠。那一團團形式各異,明暗有別的亮光,為晚歸人照出了夜路。雖不算多么明亮,但令人感動。

--------------------------分割-----------------------

書評區有好多對陳希亮的年齡有爭議。據我看到的資料,他有兩個生日,1014年生人,和999年生人,差了15年。造成這樣的原因很簡單,經過千年,國都亡了兩次,資料自然亂套。

之所以采用前者,原因無它,是為了講故事,因為此人在歷史上雖有盛名,但從未到達過國家的權力中心,也沒有對歷史產生任何影響。所以他登場早晚、年齡大小,絲毫不影響歷史的走向。

我所說的認真考證,是人物背景性格、社會風貌、典章制度、歷史真相……當然沒那么大本事,只能說是盡力。

更新最快的武動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