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685 字 2020-10-25

『怎么一下性情大變了?』陳恪驚訝的望著他,心說莫非你也被什么附身了?

其實,陳希亮既沒有喝醉,亦沒有被什么俯身,他這番做作,自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儒家講究『因材施教』,對於心性和智力超常的孩子,如果也用普通兒童的教育法,無疑會抹殺天賦,使其泯然眾人。

對於三郎的異常與不凡,陳希亮這個做父親的,自然早就心知肚明,但他沒有立即做出反應,而是默默的『聽其言、觀其行』,得對其智力、性格、興趣……都有把握之後,才談得上因材施教。

從智力上,三郎無疑屬於孔子所謂的『上智』,自然不能以同齡人的功課要求他,而應該提高難度,加大容量,把他的極限壓榨出來,這樣才能使他保持用功,不至於過分自滿,不思進取。

從個性特點上,三郎是那種個性鮮明,甚至有些桀驁不馴,卻又不失善良的性子。陳希亮本身就有嶙峋風骨,自然不希望抹殺兒子的個性,但必須讓他改掉沖動、蔑視規矩的毛病,告誡他凡事要謹慎考慮,多聽他人的意見再行動。

從興趣愛好上,陳希亮看出來,這孩子顯然對錢財有強烈的感情。這固然不值得稱道,但『顏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貢好商,冉求好政』,孔子尚能根據其不同的興趣愛好,分別設立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使其特長都得到充分發揮。自己為何不能正確引導,使其愛財而不貪財,將來為國家培養個『計相』出來,也是莫大的成功。

~~~~~~~~~~~~~~~~~~~~~~~~~~~~~~~~~~~~~

「給你喝這口酒的意思,就是告訴你,從今往後,爹爹把你當大人看。」陳希亮定定望著陳恪道:「但你的行為,必須要有個大人的樣子,如果讓我失望的話,那么對不起,還繼續當你的小三郎。」

「嗯。」陳恪兩眼發亮,不知這老兒為何轉性,但這種轉變總是好的……他實在受不了,總被人當成屁孩子,於是重重點頭。

「那么咱們就來一場男人間的談話。」陳希亮把竹筒掛回腰間,顯然那只是象征性的一口酒,並非給他開了酒戒:「三郎,你希望自己將來是什么樣子?」

「真話還是假話?」陳恪有些不確定道。

「當然是真話。」

「個人來講,我希望娶很多老婆,過最好的生活。」陳恪兩手一攤道:「往大里講,便是給你們也娶很多老婆,讓你們也過最好的生活……」

「……」陳希亮滿頭黑線,強忍住暴走的沖動道:「除了咱們這個家庭,就沒想為天下人做點事兒?」

「天下啊……」這命題對陳恪來說太虛無了,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人們奮斗的目標,從來都是過好自己的日子,至於國家大事,似乎只是大家茶余飯後、嬉笑怒罵的談資而已。所以他來到這世界後,除了想知道所處的時代是否太平時,仔細回想過天下大勢,其余時間都是在考慮,如何能讓這家庭擺脫貧困……

他實在不是那種自己食不果腹,卻心懷天下之人,所以對陳希亮的問題一片茫然。

「……」陳希亮心里這個郁悶啊,聽蘇老泉說,人家蘇軾才八歲時,聽了母親講范滂舍生取義的故事,便立志要做范滂那樣勇敢無畏、忠貞為國之士……相較之下,自己兒子的境界,實在是太庸俗了吧。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他給自己打氣,將就著往下道:「那你准備如何實現目標呢?」

「不知道,我對這個世界還不了解,」陳恪有些迷茫道:「將來如何去做,也沒主意。」

『那就好,那就好……』陳希亮松口氣,故作神秘道:「我給你指條明路,要不要聽?」

「講。」

『多說幾個字會死啊……』陳希亮郁悶的直翻白眼,深吸口氣道:「讀書!」

「讀書?」

「這可不是我說的,而是我朝真宗皇帝所言,」陳希亮得使勁對自己說幾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才克服不適,說出那些庸俗之言:「真宗皇帝曾做過一首《勸學詩》,曰: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分割----------------------------------

書中自有顏如玉,夏日炎炎求推薦,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本書投推薦……兀那看管,求票啊!

更新最快的武動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