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滿江紅(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75 字 2020-10-25

狄青緩緩點頭道:「如此,我便把下半生,都奉獻出來!」頓一下道:「只是官家,會答應么?」

「一定會的。」陳恪篤定道:「我方才便說過了,文官集團已經強大到,可以脅迫官家的意志了。今年沸沸揚揚的立儲事件、六和塔事件、乃至元帥的這件事,都是明證。」他壓低聲音道:「官家再仁惠,也當了幾十年的皇帝,既然已經明白,重文輕武的政策過了,也在傾力進行調整,就一定會同意你的計哉,……別忘了,那些武將,都是官家的學生!」

陳恪還有一句沒說,帝王心術,其實就是兩個字,制衡。以文御武過了,就必然要調整,這道理,趙禎不會不明白。

.........................

說到這,陳恪嘿然一笑道:「而且現在這個時機,非常合適。元帥將這張牌打出去,完全可以起到訴悲情、表忠心、以及讓官家舒心的三重作用。」

「為什么三郎可以看這么清楚。」狄青徹底服了,他甚至覺著,自己之前,幾次三番拒絕對方的建議,實在是不知好歹。看著陳恪,他又是贊嘆又是慚愧道:「而我年近半百,卻一直懵懵懂懂?」

陳恪心說,這太正常了,我上輩子看過『百家講壇」有參考答案的。當然,他只能故作高深的笑笑道:「元帥不要這么說,術業有專攻么,讓我學一輩子,也學不到元帥打仗的本事。」

「那不見得。」狄青搖頭笑道:「如果你願意學,某可以傾囊相授。相信以三郎的才智,他日提兵踏破賀蘭山,擒拿李諒柞,也不是沒有可能。」賀蘭山,正是在西夏境內。

「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陳恪哈哈大笑道:「還是留給元帥吧!」

「也不知這輩子」,說得狄青心潮澎湃道:「還有沒有機會,重回沙場了!」

「說起踏破賀蘭山來,我有首詞給元帥。」陳恪這次毫無愧意,心道,岳武穆,您老氣量寬宏,肯定不介意我拿來救狄武襄,說不定,這個世界上,便不會再有靖康恥呢……

「早聽說三郎會做絕妙好詞。」狄青大喜道:「某親自為你磨墨!」

「好!」陳恪心說,岳爺爺的詞,你卻也磨得墨,便提起筆來,在紙上銀鉤鐵劃出岳武穆的《滿江紅》來: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ji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澶淵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狄青在邊上看著,只覺著每個字,都擊入自己的靈魂一樣,那已經冷卻的熱血、重新沸騰起來:那些已經忘卻的志向,全都鮮活起來,撓著他的心、頂著他的肺,像要從他胸中噴薄而出,像要化成最有力的怒吼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ji烈!

待陳恪寫完,狄青已是滿臉淚水,他朝著陳恪深深一拜道:「三郎,謝謝你救了我。二十年前那個狄青又回來了,那個追逐功名的狄青,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首詞的作者,是元帥,不是我。」陳恪卻斷然道:「千萬記住,不然無法達到一錘定音的效果,還容易橫生枝節。」

「這,…」狄青略一想便明白了,武將勾結宗室,向來是帝王的大忌。要是說這首詞的作者是陳恪,那官家不免會聯想到,他是不是在為趙宗績拉人脈,…陳恪和趙宗績的關系,經過那次官家的宣傳後,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只是竊取了三郎的佳作,實在讓人汗顏。」跟岳飛一樣,狄青的文學素養並不弱,足以撐起這首詞。而且他赳赳武人的身份,與這首詞乃天作之合,絕對不虞被懷疑,有人代筆

「元帥怎么學那些措大?端得是不爽利。」陳恪卻大搖其頭道:「我幫你,只是看不慣那些文官的操行,你不用覺著欠我的,我也絕對不會要挾你什么,只要你能挺過這一關,把武學院辦起來,區區一首詞算得了什么?!」對吧,岳爺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