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罷相(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49 字 2020-10-25

文彥博只覺著腦中嗡嗡作響,後面的朝會一句都沒聽進去,直到那胡公公叫『退朝」他機械性的率百官恭送官家,然後木然走出朝堂。

文相公素來威嚴,群僚不敢近前,只有王拱辰跟著他,回到政事堂去了。

到了首相簽押房,文彥博官帽都不摘,便頹然坐在圈背交椅上。

「不過區區一道捕風捉影的彈劾,」王拱辰不解道:「相公怎會如此沮喪?」

「老夫第一次當宰相,時間不長,兩年而已。」文彥博答非所問道:「至和二年,蒙官家不棄,再次被召回任首相。這次是和富彥國搭班子,也算是眾望所歸,我倆也相許,一起匡扶社稷、改革時弊。」

「二位相公拜相之日,舉國歡騰,」王拱辰輕聲道:「人們都說,國家得相矣。」

這並非虛言,文彥博加富弼,這對組合,是宋朝有數的黃金搭檔,更是難得的干正事兒的一對宰相,兩人都是能做事、願做事的大才,當時他們一上台,國人確實寄予了無比的厚望。

「誰知道時乖運歹,一年多來疲累交加,非但沒有建樹,還對百姓犯下了重罪。」文彥博嘆口氣道。回想這一年多來,由不得他不郁悶……執政之後,先是面對賈昌朝的挑戰,好容易把這老狐狸壓住,官家又突患重病,人事不省,局面一片混亂。盡全力把內廷外廷的局面都控制住,等到皇帝醒了,他們力推的六塔河工程又出事了……

緊接著連月大雨,全國范圍洪澇,京師更是成了座水城……文相公是左支右絀、疲於應付,上任一年多,卻好像過了好幾年似的。終於等到水災過去,眼看著要否極泰來了,又出了這樣的事,文相公的神經再粗大,此刻也挺不住了。

「誰知道,這才還不如上次,好歹上次還裁了軍,這次呢?弄得一地雞毛,就要卷鋪蓋滾蛋,」文彥博苦笑道:「叫老夫如何能甘心?」

「不至於那么嚴重吧。」王拱辰難以理解道:「難道就憑郭申錫的一面之詞,官家就要罷相么?」

「郭申錫講什么並不重要,關鍵是官家怎么想。」文彥博嘆口氣道:「狄青被中書省提議罷齤免,已是眾所周知,他不可能再留在西府了,一定會繼續上疏請辭。你說官家這時候,把我和狄青放在一起查辦,安的是什么心?」

「什么心?」

「連狄漢臣這個斑兒都知道羞恥,不戀棧權位,我這個當宰相的,豈能連他都不如?」文彥博自嘲的笑笑道:「這回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可叫賈相公給算計著了。」

「許是相公多心了。」王拱辰心下一陣黯然,卻又微微激動,首相一走,自己這個參知政事,是不是可以向前挪挪窩?當然,他也算是名臣,不可能把想法寫在臉上,輕聲安慰道:「官家的心病沒好利索呢,誰知道是不是無心之言?」

「有心無心,你走著瞧。」文彥博淡淡道:「過幾日,御史台的調查結果送上去,看官家如何批復,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

過了小半月,御史台的調查結果出來了,經過反復推劾,最後的結論是郭申錫和張伯玉所告不實,張伯玉因為是御史,有風聞奏事之權,故而免於彈劾。郭申錫則因為造謠,被降官外放。

如此輕描淡寫的處罰,顯然不符合官家重處造謠者的要求,然而趙禎什么都沒說,任憑判決生效了……這其中的道理明白淺顯,官家已經不再維護他的首相了!

文彥博是個有尊嚴的人,豈能厚著臉皮繼續下去,於是他數度求退,帝終許之。沒怎么慰留,但走得還算體面——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封潞國公。不僅保留了原來的職級,而且得到了國公的榮銜,哪怕到地方上,也是工資最高的大宋官員。

另一方面,狄青也極力求去,而且他比文彥博更徹底……要求不再擔任任何官職、軍職,專心為國家建設武學,轉職去當一名教書匠。

官家對狄青的態度,和對文彥博形成了鮮明的區別,不僅數度慰留,而且堅決不答應他解除他所有職務。最終,狄青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皇家武學院事,負責大宋皇家武學的籌備……

----------------------------分割----------------------------

下一更,12點以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