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求種(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469 字 2020-10-25

所謂『求種』,又叫『度種』,其實就是自薦枕席的俗稱,這是從唐朝起,就在中國出現的一種獨特現象……諸如日本、朝鮮、交趾、回鶻等周邊國家,許多小貴族和平民百姓,會設法把美麗的女兒送到前朝的長安,或者本朝的汴京。

這些女子自願免費侍奉京城中的名流士大夫,等到有了身孕,便會告辭回國。臨走前,還會請他們侍奉過的男人寫一封信,證明腹中孩兒的高貴血統……說高貴一點不吹牛,不說萬邦來朝的唐朝,哪怕現今這個,被後世鄙夷的『弱宋』,其文明程度更是遠遠高於此時世界上的任何國家。而且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生產總值,都由宋人創造。因此宋朝在當時蠻夷、異族的眼中是天國,是偉大的國度。宋人在外國眼里是優秀的人、高貴的人。所以外國、蠻夷們如此高看宋朝、高看宋人也不足為奇了。

其實這種『度種』行為也不足為奇,只要想想後世一些女同胞,爭先恐後往歐美人身上貼,好像被白人睡了,就證明自己有魅力一樣。便可理解此時外國人強烈的『崇宋媚漢』情結了。

據說在對『度種』最狂熱的日本國和朝鮮國,這些從宋朝度種而產下的嬰孩,若是男孩,多半可以成為家族的繼承人,若是女孩,則會被搶著聘為正室夫人,實在是不可思議……

不過陳恪對這套十分膩味。他倒不吝惜自己的小蝌蚪,而是上輩子,他極度反感中國女子貼洋人的現象。雖然在宋朝,情況倒轉過來,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對這種崇宋媚漢的女子,依然提不起一點興趣來。

「都攆走。」陳恪擔心自己看到投懷送抱的美嬌娘,就會把持不住,因此連瞧瞧都不敢去瞧,直接讓侍衛攆人:「本大人雖然喜歡美色,但不是給人配種的種馬!」

侍衛不敢多說,只好從院子里,把那四個鶯鶯燕燕攆走,陳恪站在門口,看著那一個個風騷入骨、任君采拮的日本美女,果然就差點沒把持住。之所以能把持住,是因為他看到里面還有男人,頓時怒道:「怎么讓男人來借種?哦不對,小白,你怎么來了?」

「是拉比派我來的,」那年輕男子原來是交子鋪白掌櫃的弟弟白易居。再見陳恪,小白拘謹了很多,似乎是被他前呼後擁的陣勢嚇到了:「他和利韋已經擬好了契約,請問公子什么時候有空過去簽約。」

「擇日不如撞日,」陳恪笑道:「今天就可以。」言畢,便招呼他上車,也不進門了,徑直轉向藍帽街。

重臨藍帽街,陳恪一行人引起小小的騷動,盡管是異族,但一賜樂業人已經在汴京生活了近百年,自然認識皇城司的大內侍衛。他們以為有什么天大的人物駕到,是以一面趕緊去通稟李維,一面畢恭畢敬的在大街上迎接。

望著滿街藍帽低垂,卑微彎腰的一賜樂業人,陳恪心頭升起一絲明悟……盡管結束了千年的流浪,但一賜樂業人在汴京城,依然有寄人籬下之感,所以才會如此小心翼翼、畢恭畢敬。

想想也難怪,在這個城市中,他們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在這個時代最優等的民族——宋朝人面前,他們是那樣的自卑。是以融入只是一句空話,一賜樂業人仍舊在期待自己的天國……

李維匆匆出來,一見是陳恪,不禁松了口氣,趕緊恭請道:「官人家里請。」

到了李維家門口,陳恪讓侍衛不要跟進來,只帶著宋端平,進到這位族長的家中。

李維家算得上一賜樂業人中最闊氣的了。盡管他們的教義崇尚節儉,但李維還是盡量想讓自己過得好一點。是以陳恪見他室內的家具擺件,乃至牆上的字畫,無一不是佳品,顯然這老鬼很會享受生活。

端上來的是上等的團茶,茶具也是價值不菲的哥窯出品。陳恪總感覺,這位老先生像在刻意為之,不知要表達什么意思。

李維也不急著去叫蘭必,只是說他正在做祈禱,要過一會兒才能過來,然後便讓兒孫出來拜見陳恪。末了,他拉過一個穿著儒袍、頭帶方巾的年輕人道:「這是我的長孫,名叫李翰,是這科大比的舉人!」語氣充滿了自豪道:「明年春闈,他要是考中了,我們一賜樂業人中,便有大宋官員了。」

「嗯。」陳恪朝那李翰點點,笑道:「想不到還碰上同年了。」

盡管李翰考的不是進士科,而是明算科。但無論哪一科,都要考詩賦論,都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李翰能考中,說明一賜樂業人對漢文的學習,早已不僅限於日常交流使用,而是朝最困難的科舉進軍了。

李翰昨天還在狀元樓外,仰望二位解元超級大戰的風采,想不到今天就見到活人了。激動的話都說不利索。

讓孩子們陪著陳恪寒暄了幾句,李維便讓他們先下去。

客廳中便只剩下他兩個,陳恪輕輕擱下茶盅道:「利韋有何賜教?」

三更寫到三點的人,明天繼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