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大理國 (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95 字 2020-10-25

「所以官府不得懷柔羈縻、賜其錢糧、授其官職、稍稍約束。況且朝廷也需要他們來監視大理……」因為對唐朝的教訓矯枉過正,朝廷對大理一直保持警惕,所以地方官利用能夠隨意出入大理境內的邛部川蕃人,作為他們收集大理軍事情報的重要來源。

便聽張方平解釋道:「可是邛部川卻不單純為大宋服務,他們同時也為大理所用,常充當大理國的使臣,取道西蜀向宋進貢,還幫助大理呈書遞信,代大理請求冊封。可以說,他們就是兩頭吮吸的諜探。如此一來,他們的可靠性就大大成疑了,一旦他們提供的情報不屬實,無論對宋朝還是對大理國的決策者,都會造成嚴重的誤判。」

「所以張公要把他們叫來,親自問問。」王珪明白了:「為何要先喝了酒再問?」

「酒後才能吐真言吶。」張方平笑道:「別看他們外表粗豪,實際上一個個狡詐多端,你要是聽他們清醒時的鬼話連篇,非得被拐到九霄雲外不可。」

「喝醉了就會說真話么?」王珪是如玉君子,很難理解張方平這種老油條的想法。

「喝醉了也說假話,但心里一迷糊,就圓不住。加上又說要為他們請功,便爭先恐後的表現,結果說多錯多。」張方平淡淡道:「至少能確定,他們是在鬼扯謊。」

「他們為何要撒謊?」

「一方面,他們狡詐貪婪,總想變著法子從朝廷這邊撈好處,那造謠誇大軍情,讓朝廷不得不倚重他們,hou賞他們,賜給他們兵甲武器,就是很好的辦法。」張方平道:「另一方面,商路上亂了套,他們才好假扮儂賊,趁火打劫。」

「果然是一群養不熟的狼」,王珪倒抽一口冷氣道:「和這種人打交道,心眼不夠可不行。」

「也不必高看他們。」張方平冷笑道:「不過是一群只有小聰明的蟊賊而已,看我怎么收拾他們!」說著對王珪和陳恪道:「在雅安城住上三日吧,磨刀不誤砍柴工,三天後上路,保准比現在上路,要輕松多了。」

「聽安道公的安排。」王珪點頭道。

~~~~~~~~~~~~~~~~~~~~

三天時間轉眼就過去,這日,陳恪正與呂惠卿、曾布等人,研究入滇的路線。忽聽得前衙升堂鼓響,又有小吏來請。便急忙忙換了官服,往大堂去了。

等他和王珪到時,張方平已經在帥位上端坐,大堂中文武分列左右,又有彪悍的甲胄之士警戒儀仗,端得是一派威武肅殺之氣。

示意他們二人坐下,張方平一拍驚堂木,肅容道:「帶進來!」

便見十名高大軍士,扭著五個五花大綁的蕃人進來,不由分說,按跪在地上。

陳恪和王珪一看,竟然是那日的座上賓,五名邛部川頭人。

五人一見到張方平,就或是委屈、或是憤怒的大聲嚷嚷起來,盡管聽不懂他們說什么,但想想就知道,是在質問他為何翻臉。

「閉嘴!」張方平重重一拍桌案,怒道:「爾等大禍臨頭,還在這里不知死!」

「……」五個頭人一愣,一個被授予黎州判官的頭人問道:「我們忠心為朝廷報信,如何卻惹上禍事?」

「要真是忠心,自然只有好處沒有禍事。」張方平冷聲道:「但是你們謊報軍情,虛聲動搖兩川情狀,自然要遭受嚴懲!」

「冤枉啊大人,我們確實是見到儂賊。」頭人們叫起來撞天屈道:「才敢向朝廷報信的!」

「那為何朝廷的斥候窮搜十余日,仍不見儂賊的一兵一卒?」張方平質問道:「莫非儂賊專找你們,官兵一出現就消失?」

「十萬大山,到處可以藏數萬大軍,怕斥候一時間不能盡搜……」任判官狡辯道。

「既然你們說儂賊已經入川,那好,咱們不妨立個軍令狀。」張方平冷笑道:「如果一個月內,他們出現在大宋任何城鎮,老夫就給你們請封宣慰使,反之,滿門抄斬!如何?」

「滿門抄斬?」幾個頭人驚呆了,他們沒想過會有這么嚴重的後果。

「如今朝廷因你之言,大動干戈,開幾十萬大軍入川,蜀中各府也是礪兵秣馬,枕戈待旦,所耗費的錢糧數以億計。要是你們謊報軍情的話……」張方平目露凶光道:「是不是萬死莫辭?」說著大手一揮,獰笑道:「還有你們前來領賞的族人,本官也已經全都扣下了,到時候一並處斬!」

「敢不敢立?」在張方平一字一句的質問聲中,五名頭人的心防徹底崩潰,交代了他們聽聞儂智高出現在大理後,便散布謠言,想趁機漁利的陰謀詭計。

--------------------------分割----------------------

補上昨天的,今天還有三更。從明天開始,就不敢說幾更了,寫多少算多少吧,因為實在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去醫院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