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段氏(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495 字 2020-10-25

「自然是要查的,」段思廉沉聲道:「讓他們老實交代和那儂智高的關系,若是容留此人,必須馬上交出來,否則等著滅頂之災吧。」

「是。」高智升應一聲道。

「要用多長時間?」陳恪問道。

「是啊,總得給宋使一個期限吧。」段思廉道。

「一個月。」高智升道。

「太長了。」陳恪搖頭道:「來回十天就夠了,我只要個准信,有還是沒有。如果相國覺著拉不開情面的話,交給我大宋動手即可。」

「十天就十天吧。」高智升額頭見汗,呵呵笑道:「無需上使動手,無需上使動手。」

「不用我們動手最好,」陳恪點下頭道:「但用我們動手時,也絕不會含糊。」

一場難稱愉快的會談,算是告一段落。王珪和陳恪起身告辭,除了王宮,回到自己的侍衛中厚,王珪直搖頭道:「仲方,你可真敢說,就不怕牛皮吹破了,沒法收場?」

「有什么辦法,誰讓大宋朝沒實力?」陳恪兩手一攤道:「好在大理國的君臣各懷鬼胎、一盤散沙,也沒膽量跟大宋硬抗。」說著苦笑一聲道:「大家手里都是一把爛牌,來不了硬的,只能爾虞我詐,看誰詐過誰了。」

「你說十天後,會是個什么結果?」王珪道:「會不會告訴我們,儂智高跑了?」

「那高智升肯定希望這樣,但段思廉和楊允賢肯配合他么?我看不見得。」陳恪搖搖頭道:「其實說白了,如果大理國這君臣三人一條心,咱們是真沒辦法。」

「他們會不會『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王珪問道。

「不會的,」陳恪很肯定道:「王公,這三家看似平分秋色,三足鼎立,但實際上,如果沒有外力打擾的話,最後的結果,八成是高家勝出……楊家和段家是有世仇的,高家只要不輕舉妄動,兩家早晚會打起來。到時候無論誰勝誰負,白蠻的實力都會大打折扣,烏蠻就成了最強的。到時候無論是挾天子令諸侯,還是取而代之,都看高家的心意了。」

「嗯。」王珪點頭贊道:「說得好。」

「這一點,咱們外人都能看明白,段氏和楊氏不會不知道,但楊氏好容易走到今天,豈會善罷甘休?繼續向段氏俯首稱臣?顯然是不可能。所以咱們的出現,對楊家來說,實在是一場及時雨。他們肯定想借機把高氏廢掉,好專心和段氏爭霸。」在洱海行船夜,楊義貞那番話,就把他們的這一想法,暴露無疑了。

「對於段家就更是如此了,高、楊兩家都覬覦著他們的王位,不借著這次機會,好好的謀劃一番的話……」陳恪面無表情的分析道:「等到我們一走,他就只能坐看局勢進一步敗壞了。你說,他們能一條心么?」

「不能。」王珪被說服了,笑道:「那咱們就等上十天看。」

大理皇宮里。

當著宋使的面,段思廉是稱王的,但宋使不在時,就改回皇帝了。

他望著兩名權臣道:「宋使的話,你們都聽得分明,為了個儂智高,和大宋朝對著干,值么?」

這話當然是說給高智升聽的,他依舊不緊不慢道:「如果儂智高只一個人,我立刻把他抓了交給宋使。可他在特磨道休養生息這幾年,聚攏族人達五六千,其中可戰之士竟達兩千余人,再加上儂部的七八千儂兵,這就是將近萬人啊。而且是彪悍善戰的儂兵,依托在萬夫莫開的山寨中,陛下打算出多少兵清剿?」

「……」段思廉看看那楊允賢。後者便道:「這有何難?咱們三家各出一萬兵,打他個出其不意,就不信儂部能為了個儂智高,和我們血戰到底。」

這確實是個可行之計,但對高氏的打擊太重了……不僅儂部要恨死高家,其余的部族也不會再信任一個出賣他們的首領。

人心散了,隊伍怎么帶?這是高智升最大的苦惱……烏蠻三十七部從人數到彪悍程度,都不是白蠻可比,哪怕楊氏和段氏聯合起來,都不是對手。可為什么統治大理的一直是白蠻,而不是烏蠻呢?答案就在這三十七部,山頭林立、各懷心思,遇到事情無法擰成一股繩,自然無法形成合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