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刺陳(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479 字 2020-10-25

「段明月那丫頭去見宋使了?」太師府中,楊允賢的老臉,陰沉似水道。

義貞點頭道:「探子說。她不僅去了禮賓館,還和宋朝的副使在內院待了好一會兒。」

『啪』地一聲,楊允賢將個定窯的茶杯摔得粉碎,恨聲道:「看來段家是鐵了心,要當宋朝的奴才了!」

「他們別無選擇。」楊義貞輕聲道:「爹爹不必惱火。段思廉已經是黔驢技窮,不得不出此下策了。但那宋都汴京遠隔萬里。等宋朝皇帝同意了,再調集軍隊南下,怎么也得半年之後了。」說著冷笑一聲道:「半年時間,這大理國已經改姓楊了!」

「什么叫改姓楊?」楊允賢對兒子的措辭很不滿,拍案道:「這大理國的天下本就是我們楊家的,先祖何等威風,推翻鄭氏做了皇帝,這般雄才大略,卻被段思平那個孽種,勾結黑人竊了我們家的江山。他們才是竊國之賊,他們才是叛臣賊子!」

楊義貞連忙承認自己說錯了。盡管段家一直優待楊家,企圖能感化他們,但是楊家子孫向來視段氏為家臣,被家臣篡了權,這口氣無論如何咽不下去。經過這么多代人,這份仇恨非但沒有消融,反倒越積越深,無法化解了:「萬一段思廉狗急跳牆,一意孤行怎么辦?」盡管不把姓段的放在眼里,但那畢竟是大理的皇帝,說出來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做臣子的可以陽奉陰違,但不能不奉詔……

更討厭的是,這是外事,不需要臣子的配合,想給他拆台都不好拆。

「橫豎早就准備好了。」楊允賢恨聲道:「他要是敢在朝堂上提這茬,我就借機跟他翻臉,咱們回謀統郡,起兵反他娘!」

「要是那宋使遲遲不走怎么辦?」

「管他走不走了。」楊允賢咬牙道:「難道宋朝人會幫段家守城不成?拿下大理城,我們也向宋朝求封,再以重金相賄,段思廉又不是他們兒子,誰來當這個大理皇帝,對他們都無所謂!就不信他們非跟我們過不去。」

「爹爹說的是。」楊義貞點頭道:「要動手就盡快吧,趁著所有人都以為我們,要等著宋使離開了再說,現在動手的話,還可以出其不意。」

允賢頷首道:「為父不擔心宋使,唯一所慮的,還是高家。烏蠻三十七部啊……」

「高升泰對那個東西分治的計劃很動心,還說皇帝本就是我們楊家的,這樣做誰也說不出什么。我估計,這里面多多少少有他爹的意思。」楊義貞道:「況且只要我們夠快,從洱海以西揮軍直下,直撲大理城,將段氏上下一網打盡,到時候兵鋒正盛,找不找他家晦氣還另說,高家敢跟我們過不去?」

白蠻的軍隊,盡管沒有烏蠻的悍不畏死,但從裝備到訓練,都遠遠強於烏蠻,真要是打起來,誰勝誰負還未可知,這也是高家最主要的信心來源。頓一下,楊允賢幽幽道:「你和吐蕃那邊,還聯系著么?。」

「有聯系,蒙都王子答應我,只要咱們把許諾的土地交給他,就出兵兩萬,助我們一臂之力。」

「給!大理四千里國土,給得起!」楊允賢為了取段氏而代之,真是不惜血本了。他也不能惜,大理國的政體有點像周朝……所有貴族是有封地的,封地內的部族領民,並不聽命於皇帝,而是聽他們領主的。但貴族本身,是要聽皇帝的。

但大理皇帝比周天子厲害一點在於,他們把所有的族長都集中到大理城,給他們官做,也便於控制他們。這對楊允賢自然毫無威脅,但對大多數小部族的首領來說,還是很好的緊箍咒。況且段家畢竟當了一百好幾十年的皇帝,現在大理國各部族的首領都是段思平封的。別看他們現在依附楊家,但那只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真要到了哪一步,他們會不會跟著楊家造反,就連楊允賢也沒底。

所以他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引番兵入關。把心里那點對祖宗的歉疚收起來,楊允賢對兒子道:「既然打定主意,要動手就事不宜遲,你立即便回去准備,等我一會去就出兵!

義貞面色鄭重道。

~~~~~~~~~~~~~~~~~~~~~~~~~~~

那廂間,高升泰也向高智升,稟告了同樣的情報。

「看來段思廉准備死扛到底了,」高智升就不像楊允賢那么激動,他淡淡道:「我們也要做好應變的准備了。」

「那還宴請宋使么?」高升泰問道。

「當然要宴請了,越是這種時候,越得和他們搞好關系。」高智升看兒子一眼,嘆道:「禮物,再加一倍,不能出岔子。」

勢越來越緊張,高升泰已經看不懂了,但他相信父親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