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錢荒之解 (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49 字 2020-10-25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銅錢也是一樣。因為錢荒日漸嚴重,錢貴物賤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時候,貯藏銅錢,就變得有利可圖。大戶之家不斷窖藏銅錢,使越來越多的銅錢,退出了流通領域。銅錢貯藏起來,只能代表財富數字,但只要主人不使用它,對社會來說,它就是不存在的,毫無用處。所以錢荒加劇錢荒,這是個愈演愈烈的惡性循環。」

陳恪的話十分淺顯,卻仿若一盞明燈,讓官家和諸位相公,一下就明白了,一些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韓琦恍然大悟道:「所以大理滇銅的大量開采,不但會讓朝廷的鑄錢數連翻兩倍。更重要的是,會使銅錢有長期貶值的危險……因為盡管開采數量有限,但銅礦儲量無限,市面上的銅錢,只會越來越多,而沒有枯竭之虞。因此那些富戶窖藏銅錢不再增值反而貶值。所以他們會盡量把那些錢花掉,使市面上銅立馬錢大增,錢荒問題才徹底解決……花錢的多了,朝廷的稅收自然水漲船高,入不敷出的問題自然解決!」

「韓相公高見!」陳恪這回真服氣了,韓琦這么快就能接受並明白後世的理論,確實是天才。

「你才是高見!」韓琦激賞的望著陳恪道:「我看你還是到三司來吧,歷練幾年,就能擔綱大宋朝財計了。」

~~~~~~~~~~~~~~~~~~~~~~~~~~~~~~~~

韓相公可是很少誇人的,聽他如此稱贊陳恪,官家十分高興……自己破格點狀元,大臣們多多少少有些非議,現在連最苛刻的韓琦,都對陳恪贊不絕口了,當然證明自己的眼光。

「你需要什么樣的支持?」趙禎笑著問陳恪道。

「回稟官家。有三條,第一,調廣南路楊文廣老將軍及其所部入滇,並在廣南就地招募三到五萬人馬。第二,於兩廣征募民夫十萬,並調數名技術官員,管勾疏浚紅水河。第三,為解決軍費及工程費問題,請朝廷采取買撲預收的方式,將未來的銅礦分包給大宋的商人。」

「眼光還真毒。」韓琦呵呵笑道:「一下就點到嶺南第一軍。」現在他看陳恪順眼多了。

「不如此,無以震懾大理上下。」陳恪微笑答道:「不如此,無以編練新軍。待到新軍成型,楊老將軍即可繼續坐鎮大理,威懾交趾、吐蕃,又可移師別處,但聽朝廷調遣。」

「前兩條可以考慮,但是第三條,銅礦的開采、運輸,鑄幣,向來由朝廷一手包辦,不假商人之手。」富弼道:「這關系到大宋的安全。」

「情況不同,首先,大理的銅礦,是開采不盡的,朝廷無須擔心開采過度的問題。第二,開采出滇銅只是第一步,還需要運出大理才有用,然而大理山高水遠、交通艱難,只要朝廷控制住紅水河航道,就可保證所有的銅礦運抵錢監,不虞失控。」

陳恪的陳述合情合理,讓官家和諸位相公再也提不出什么疑問,便讓他先行退下,等待旨意。

待陳恪離開,趙禎看看幾名宰執道:「出兵大理一事,諸位相公意下如何?」

這種時候說話是要擔責任的,幾位參知政事和樞密副使都望向宰相和樞相。

這時候,富弼身為首相,自然責無旁貸,他輕嘆一聲,轉個話題道:「去年全國的大水,到處遭災,到處需要賑濟,國庫卻是空的。說實話,要不是年底有十三行鋪的賣地進項,我都不知道能怎么過來。官家宵衣旰食,大家累點全都應當,可再也不能這樣了……汴京城再沒有一塊十三行鋪可以賣了!」

眾人紛紛點頭,朝廷的三大的難題『冗官、冗兵、冗費』,歸根結底,就是一場財政危機。如今朝廷的赤字越來越大,國庫日空,若不解決的話,會出大問題的。

「當家無非是節流開源兩途。」富弼說得十分誠懇,「節流,就是削減三冗,可誰都知道,哪一冗都連著無窮的關礙,你稍稍一動,准保有人跳出來和你拼命。三冗一定要削,但下手得穩,首先心里就要穩。國庫里有錢,遇到事情不慌,才能沉住氣,一步步下手削減。」

「宰相這是老成謀國之言啊。」趙禎聞言很是贊賞道:「開源是皆大歡喜之事,阻力小,效果也好。」——

分割——

還有一更,慢慢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