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錢荒之解 (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53 字 2020-10-25

「我早就下定決心,傾家盪產也要投入進來。」侯義笑道:「由汴京錢號出面,再加上我這張老臉,最少還能有十幾位加入。」

「大人,大理銅礦可是我們蜀商勘探出來的。」張俞也笑道:「你可不能光顧著京城的大戶啊!怎么也要留一半到成都買撲!」

「不用爭,都有份。」陳恪笑道:「我還擔心那些大戶,會嫌銅礦利不夠厚,大理又太遠,沒興趣呢。」

「說句大人不愛聽的話。」張俞笑道:「就盼著他們沒興趣呢,不然哪有我們吃肉的份兒?」

其實歸根結底,銅還是一種賤金屬,一旦開采運輸的成本過高,利潤就不那么惹眼了。但是東川的銅礦,還伴生著大量的金銀貴金屬。與金銀的價值相比,采運的成本就不值一提了。而朝廷采取買撲,每年只征收銅三千萬斤,至於那些產出的金銀礦,則全成為礦場主的私人財產,絕對是暴利。

這一塊,陳恪已經跟朝廷言明了,但要是沒有暴利,哪會有人肯傾家盪產,遠涉萬里去十萬大山里冒險?所以這也題中之義。不過朝廷也不傻,只允許前十年這樣分配,十年之後再重新分配。

不過陳恪估計,盡管有暴利存在,但在初期不會有太多大戶響應,非得等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賺得盆滿缽滿了,才會出現趨之若鶩的場面。所以他不建議朝廷一上來就買撲,而是先由汴京錢號總包下來,再慢慢分包出去,這樣才能避免無人捧場,籌款不足的窘境出現。

但侯義、張俞這種明白人,肯定想越早加入越好,所以陳恪一宣布政策,他們就急急忙忙回去,呼朋喚友籌款,忙得不可開交。

~~~~~~~~~~~~~~~~~~~~~~~~~~~

當天晚些時候,有宮人前來傳喚,陳恪趕緊換上朝服,跟著宦官來到了垂拱殿,御堂中。

只見趙禎穿一身青紫色的道袍,足踏絲履,神態閑逸的坐在胡床上,看到陳恪進來,他微笑著命人賜坐,還讓宮人撈個井里鎮的西夏瓜,切給陳恪解暑。

此時的氣氛,與昨日在金殿上的窮追急問,卻又截然不同。

吃了一片薄而沙瓤、甘甜冰涼的西瓜,趙禎便擦凈了手。見陳恪也住了手,他笑著阻止道:「寡人年紀大了,貪不得涼。你年輕火力壯,盡情多吃些無妨,不然也是浪費了。」

陳恪謝了恩,再吃了幾片,這才擦凈手,正襟危坐起來。

待宮人們撤下瓜盤,換上涼茶,趙禎才微笑道:「明日你就要返回廣西,往返奔波萬里,身體可吃得消?」

「還吃得消。」陳恪苦笑答道:「都是微臣自找的,也怨不得別人。」

「你對朝廷的耿耿忠心,寡人是很明了的。」趙禎目露贊許之光道:「去了廣西之後,你只管大膽去做。若是有和上峰抵觸的地方,不要和他發生爭執。寡人給你密章直奏之權,你告訴寡人,寡人來評理。」

「掣肘的滋味不好受,」趙禎淡淡笑道:「寡人下午召見了你的上峰范制誥,叮囑他只管軍事,其余事情都交給你來謀劃,他可以喊停,但不能指手劃腳。」

陳恪趕緊謝恩不迭,但心里還是奇怪,這官家怎么又轉了性?

趙禎並不解釋自己轉變的原因,而是順著自己的思緒道:「這次找你來,一是餞行,而是也想向你取經。」

「微臣不敢。」

「唉,聞道有先後么。」趙禎搖搖頭,笑道:「昨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對錢荒的解釋,不像別人那樣浮於表面,而是探本究源、讓人信服。寡人想問問你,有了滇銅,大宋的錢荒,真的就能徹底解決么?」

「滇銅只是治標,不是治本。」陳恪搖頭道:「問題仍然存在,只是會大大緩解罷了。」

「我想也不會那么簡單。」趙禎點點頭問道:「那你有沒有什么治本的法子?」

「微臣有一計,獻於官家。」陳恪早就成竹在胸,此刻侃侃而談道:「曰『改革幣制』。其實錢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宋沒有一套貨幣體系,微臣嘗問詢西洋諸國商人,他們的國家都不存在錢荒問題。為何我大宋的錢荒卻如此深重呢?對此我琢磨了很久,終於想明白,原來我大宋沒有建立起貨幣體系。」

「何謂貨幣體系?」趙禎饒有興趣地問道。

「所謂貨幣體系,就是同時流通幾種等級的貨幣,上級貨幣可以兌換若干下級貨幣。比如說,很多西方國家,都是有金幣、銀幣和銅錢三級貨幣體系的。一枚金幣,可以兌換十枚銀幣,一枚銀幣可以兌換一百個銅板。這樣交易中,大量的銅錢被銀幣所取代,而銅錢就成了一種輔助貨幣,那么我們還會發生錢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