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全民偶像(中)(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32 字 2020-10-25

這還是他評價最高的方面。至於住在里面的人,那真是,實在無法理解,且令人驚悚。之所以無法理解,是他不明白這幫家伙為什么要變態的折騰自己,驚悚則是折騰的效果……

先說男的。那些在《源氏物語》和日本漫畫里,衣著華貴到掉渣,氣質高貴到掉渣的公卿們,光是他們穿的衣服來說,就有狩衣、束帶、衣冠、直衣等種種名目,而且全都是峨冠博帶,寬松臃腫。尤其是公卿們上朝覲見天皇的朝服,更是在屁股後面還有一條拖地的『長裾』,就像後世新娘的婚紗後擺,且最長將近兩丈,完全以浪費布料為目的。

想想吧,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四的一群小個子,穿著無比寬大的袍子,頭上戴著個將近半米的高帽,後面拖了個五米長的布條子,是個什么造型?

至於貴族女子,更是令人仰止。她們在出迎時穿著『壺裝束』,里面是松松垮垮的袍子,頭上戴一頂斗笠,斗笠上垂下長長的面紗,不留神就能踩到把自己絆倒,且遠看上去像只酒壺。

想想吧,當陳恪滿懷希望來到京都,看到成千上萬把色彩各異的酒壺在迎接自己,會是個什么心情?當然,他是見過世面的,估計這是她們害羞,不願意拋頭露面,這是民族習慣嘛,沒什么好笑話的。

而且日本貴女們在參加各種聚會時,所穿可是傳說中款式最為豪華、色彩最為絢麗、宛如燃燒的雲霞般燦爛的『十二單』啊!穿上這種禮服,看上去五彩繽紛、斑斕絢麗,又有著一種庄嚴大方的古典之美,視覺效果驚人得好……就連柳月娥這樣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姑娘,都動了心思想要穿上試一試了。

但當她真得在日本貴女的協助下,穿上一身後,卻險些崩潰掉。因為所謂的『十二單』,就是把十二件不同色彩的刺綉單衣疊起來穿……注意,這個時代的紡織技術,還遠不如後世。宋朝盡管也能生產出薄如蟬翼的絲綢,但與後世正好相反,他們的好東西都是留給國內消費的,次等品才出口海外。加上日本人買到絲綢後,還喜歡自己印染,然後刺綉,結果導致布料十分厚重。

知道『十二單』究竟有多重么?

答案是二十到四十斤。二十斤的是夏裝,四十斤的是冬裝,現在是隆冬臘月,所以月娥妹子穿的是冬裝。

而且,日本的貴族女性,不知出於什么心理,估計是炫富吧?還時常突破十二單,陳恪就她們聽說,甚至有穿到『二十單』的!只怕六十斤都不止,而大宋的步人甲——由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葉組成的重步兵裝甲,也不過才這個分量……而這已經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了。

千萬不要拿這個,當作宋人文弱的證據,說『靠,怎么連個日本娘們都不如?』因為你得知道,歐洲以沉重著稱的哥特式全身甲,也不過四十斤而已。

而且盔甲這玩意兒,大兵們可不會整天穿在身上,平時行軍都會丟在大車上,只有准備打仗的時候,才會臨時穿上,所以才叫『披掛上陣』。

可日本貴女們的『十二單』,乃是她們見人時必須要穿的正規裝束……再加那些細密繁瑣的首飾配件、扇子手絹,都不敢想象有多重……一穿戴整天啊!

陳恪就想知道,這些姐們是怎么熬過夏天的?

他聽說日本貴婦的平均壽命是二十七歲,而民婦卻能平均四十幾歲,以前一直奇怪,現在懂了。原來貴婦們不是憋死,就是壓死,要么就是累死的……

好吧,盡管作為習慣了簡約美的宋朝人,很不習慣這種布墩頭似的裝束,但對於善解人衣的陳公子來說,無非就是麻煩了點兒么。何況,不用他動手,人家主動就脫光溜了……

可陳恪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因為比服裝更恐怖的,是她們那張臉。前面說過,日本貴族男子都塗脂傅粉,剃眉點墨,愛美的日本女性,自然有過之而不無不及了。

看過日本傳統的藝妓表演么?那張比起點小說還要白的臉,就是在模仿平安時代啊……而且藝妓們的妝容是經過改良的,至少她們一張嘴,牙齒也是白的。

而平安時代的日本貴族,無論男女,皆以『黑齒』為美……分割……我靠,外面開始嘩嘩下雨,那個電影2012,是不是也下雨開頭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