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遼主(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440 字 2020-10-25

角抵即摔跤,在遼代也非常普遍,各種宴會活動中,常常舉行角抵助興。後來的蒙古式摔跤,源頭就在契丹摔跤上。陳恪的侍衛們,都跟他學過現代摔跤,正好和契丹高手切磋一下,取長補短。

擊鞠即馬球,乃是當年大唐的國球,大唐皇帝各個都是此中高手。但到了宋朝,唉……不提也罷。但這項運動,在遼國、高麗、大理這些產馬之地,都被完整的繼承下來。在這些地方,舉國上下打馬球蔚然成風,百年不衰,貴族馬球高手比比皆是。

陳恪是在大理,第一次接觸擊鞠,之後便熱愛上了這項運動。他的先天條件太好,很快就能上手,還在軍中組織馬球比賽。

大理人被他在政治上欺負慘了,可逮著機會欺負他了,時常打著促進友誼的旗號,在球場上蹂躪他和他的球隊。陳恪是屢戰屢敗,憋著火要找回場子來。為此,他在光頭軍中,特意挑出一幫身手靈活、頭腦清醒、騎術出眾的官兵,抽空偷閑的操練他們。

結果他離開大理的之前,這支馬球隊,已經可以戰勝所有強敵了。陳恪也和這些家伙處出了感情,結果在挑選跟隨自己的侍衛時,一股腦把他們都選上了。

離開大理之後,他們就再沒機會一展身手,現在看到遼國人如此熱衷打馬球,弟兄們自然按捺不住,騎馬操桿上場,誰知竟負多勝少。

事後陳恪總結,這一方面是數月不摸球桿,技術生疏了;一方面,遼人的馬球水准,遠在大理人之上。他們的騎術和力量,是他們制勝的法寶。

但是不要緊,跌倒了再爬起來。陳恪改進了戰術,加強了訓練,隔幾日再和遼人戰過,效果立竿見影,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魚腩了。

就這樣,陳恪白天打球,晚上參加各種聚會,夜里還有美女侍寢。出使的日子,還真是享受哩……

見談判陷入僵局,趙宗績也加入到打球的行列,只留下趙老先生堅守崗位。

不過小王爺能算是菜鳥,連契丹女子馬球隊,都不帶他來……

那廂間,耶律重元本來是希望,能把宋使晾蔫了再談。誰知陳恪他們的生活,竟如此豐富多彩,頗有樂不思蜀之意。可把皇太叔給氣壞了……陳恪和趙宗績之所以沉住氣,就是在對遼國有了深入了解之後,判斷戰爭不可能發生——盡管在國內時他們就這樣說。但那時,誰也沒底,有自我安慰的成分在里頭。

但現在,目睹了契丹貴族的現狀後,他們已經可以篤定了……對於富貴安逸慣了的貴族們來說,打仗多不好啊,而且會死人的。

什么?你說可以搶到土地、女人和財富,開什么玩笑?我們大遼的土地,是宋朝的五倍。以這么大的土地,供養我們這些米蟲,我們早就視金錢如糞土了。至於女人,呵呵……燕雲的漢女多得是,只要我們一聲令下,他們就得乖乖獻上來。

任何想打破他們的富貴安逸生活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就算皇太叔也不例外。所以陳恪敢篤定,只要不過分刺激遼國,他們是不會再發動戰爭的。退一萬步說,就算耶律重元父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挑起戰端,也只會是一場局部戰爭,不會影響到全局。

這爺倆應該很清楚,本來他們挑起事端,不過就是想借機完成動員,實現個人野心罷了。時至今日,有很多人同情耶律重元的遭遇,認為先帝做得太不地道。加上現在的皇帝,整天就是騎馬打獵,正事兒一點不理。

加之耶律重元還有皇太叔的身份。到時候,只要他們手里有大軍,就不難把耶律洪基廢掉,自己當皇帝。

為此,他們一直在不斷激怒宋朝,希望宋朝給出強硬的反擊,好說服耶律洪基下達動員令。

把這爺倆的心思摸透了,陳恪他們也就安心了。只要我們穩住了,跟他耗下去就是,壓力都在這爺倆身上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