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皇帝的決斷(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24 字 2020-10-25

~~~~~~~~~~~~~~~~~~~~~~~~~~~~~~~~

第二天,便按照計劃,隨便派了個人過去通知對方,最多增幣二十萬兩,再多一兩都不行。要么答應,要么就算完,等北朝皇帝回來,拜別南歸。

蕭峰派人去禮賓帳探看,果然發現宋人在打包收拾,不似作偽。趕緊向皇太叔稟報。

「這么硬?」耶律重元眉頭緊鎖道:「你怎么看?」

「陛下三天後返回,到時候肯定得有個說法,」蕭峰道:「對方是鐵了心的不談,這樣咱們只能要么答應,要么換人談了。」

這不廢話么……耶律重元沒好氣的瞪他一眼道:「換人談?一來二去,又是半年。拖拖拉拉、淋漓不盡、讓人笑掉大牙。」

耶律重元的心情很不好,本來父子倆精心策劃了一場大戲,希望能借機真正掌握兵權。其實宋朝人已經很配合了,他們不僅態度強硬,還像受驚的兔子一樣,在邊境挖溝、增兵。在父子倆的預想中,宋朝能出現這些反應已經足夠了。

誰知道算來算去,沒算到自己。這大遼朝,實在是人心不古了……那些王公貴官們非但不支持自己,反而怪罪自己無事生非。其實,看到宋朝使者在行營中,被奉為上賓,儼然成了遼朝最亮的明星時,他就知道,自己失算了,太低估族人的墮落程度了。

根本爛了,自然不會有結果……只是耶律重元不明白,為什么遠在數千里外的宋人,能比自己更早看出來,以至於有恃無恐,讓自己處處吃癟?

『高人啊,南朝有高人吶……』耶律重元只能這樣解釋了。

「那……答應他們?」見他久久不語,蕭峰以為皇太叔難以啟齒呢。

「丟人……」耶律重元摸了摸頭頂的禿瓢,心說,人家那邊一撂挑子,我這邊就讓步,豈不顯得很軟弱?便道:「這件事兒我不能答應,等到見皇帝回來,聽聖裁吧……」

「是。」蕭峰輕聲應道,心里暗罵這只老狐狸,又要讓陛下現眼了……其實這幾年,耶律洪基不務正業的臭名聲,多半要拜皇太叔父子所賜。蕭峰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天家的事情,他一個臣下實在不該多嘴。

於是談判徹底結束,雙方都等著沒譜青年耶律洪基回來。陳恪那邊,每天晚上都是各色丑女侍寢,甚至還有男人過來,簡直是亂來到了極點。連趙宗績都看不起下去了,問他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怎么這么埋汰你?

陳恪除了苦笑,還能有什么表情?自然,那夜的那個女子,也就一直無從尋找。

三天後,皇帝的鑾駕准時轉回,百官出二十里相迎,作為兄弟之國,宋使自然也在其列。

耶律洪基這回借機在外面游獵月余,耍得十分過癮,所以心情那是相當的燦爛。看到百官萬眾向自己行禮,他大笑道:「都起來吧,這陣子辛苦你們了!」

百官謝恩起身,耶律洪基看看左右,奇怪道:「皇後怎么沒來?」

「皇後鳳體微恙……」一名嬪妃回答道:「故而無法出迎陛下。」

「這樣啊,我說吧,她就是缺少運動,」耶律洪基嘆口氣,笑道:「多跟我出去騎騎馬,打打獵,保准百病不侵!」

百官心里一齊嘆道:『這個棒槌呦……』

說著話,皇帝來到金頂大帳坐下,皇太叔在他身側設坐。其下諸王公、貴官在階下設坐。

盤腿坐在柔軟的黃墊子上,耶律洪基感到很不適應,他還是習慣硬邦邦的馬鞍。但是回來了,就得做做樣子,省得那些臣子老是聒噪。他想一想,覺著應該先問問談判的情況,畢竟這是自己出去的借口,現在得圓了它。

「回稟陛下。」坐在第二排外側的蕭峰道:「南朝堅決不同意割地,只答應增幣來賠償我朝。」

「不給地啊……」耶律洪基有些失望,但很快便沒事兒人似的道:「不給就算了吧。寡人問過了,那十縣之地,不過彈丸,而且在關外,防守起來殊為不易。為了這點兒地,和南朝鬧翻,不值得。」

眾人心說,你這不挺明白的么?不過他們都知道,這位皇帝其實很聰明,只是不上心正事兒,又太年青,比較容易輕信,這又不知是聽誰說的,便拿著棒槌當了針……

「那就增幣?」耶律重元出聲道。

「就這么定了,增幣!」耶律洪基又問道:「還有別的事兒么?」

「這,這事兒還沒完。」他叔叔差點沒被噎死,無奈道:「目前就數額上,還有不小的差距。」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