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誰主浮沉(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478 字 2020-10-25

陳恪的話,聽得章惇眼前一亮,他重重點頭道:「就是缺少這種擔當,等到輪到自己遭殃的時候,也沒有人會幫忙。」

「擔當之士!」陳恪也感慨道:「我華夏能千年不墜,險死還生,全是因為有這些擔當之士。他們激起國人心中自尊自強之心,率領國人走上自尊自強之路,他們就是我華夏的脊梁!」

「說得好!當浮一大白!」章惇大笑著,與陳恪痛飲一杯,放下酒杯,笑道:「仲方見多識廣,與名士大僚多有交游,必知袞袞諸公,誰是擔當之士?」

「我焉能識得天下英雄?」陳恪搖頭笑道。

「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章惇笑道。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卑未篡時。」陳恪搖搖頭,笑著用一首唐詩回答他:「向使當初身便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少跟我打馬虎眼」章惇卻搖頭笑道:「我知你心中必有計較!」

「當今文相公,昔日只身使遼,不墜國威,如今身為相公,頂住壓力裁汰冗兵,可稱擔當之士!」

「富相公在慶歷新政失敗之前,可以稱為擔當之士,可是新政一敗,他便一蹶不振」章惇卻搖頭道:「如今雖然勉強振作,但已經力不從心,勉力維持而已,卻稱不上擔當之士?」

「那韓相公呢?」陳恪問道:「韓琦生而豪傑,強悍無雙,無論是為諫官、戍西北、還是當樞相,他都是最出色的,沒有之一!」

「韓相公,強人也。亂世是梟雄,治世為能臣,但他看似大公,實則大私。」章惇很大言不慚的搖搖頭,便將大宋老牌高富帥,說得一錢不值,道:「他能為一己私利可擔天下之險,卻斷不會為了天下之利,擔一己之險……」

「呵呵……」陳恪笑了,這廝的評價煞是有趣,便又道:「歐陽公呢?」

「開千古格局之文壇盟主,但我們不討論文學。」章惇搖頭道:「且但凡文豪,都玩不好官場。他們太沖動、太隨性、太自我、太直接,這都是官場的大忌……連官都做不好,又何談但當?」

「包拯?

「包彈,一言官兒,擔當不起國之重任。」

「張方平?」

「一能吏爾,唯聽命是從,無力開創局面。」

「賈昌朝?」

「一喪家之犬、冢中枯骨爾,何足道哉!」章惇依舊搖頭。

「文彥博?」

「聰明過頭之人,安肯為國為民不惜己身?」章惇還是搖頭。

「那么如曾公亮、宋庠、王拱辰等輩皆何如?」

「此等碌碌之輩,何足掛齒!」章惇放聲大笑道:「你還能想到誰?」

「本朝名臣,我已經數了一遍了。」陳恪搖頭道:「結果都被你否了,反正我是想不出來了。」頓一下道:「那你說誰能當之?」

「夫擔當天下者,需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章惇沉聲道:「我觀遍朝野,見能擔此社稷者,惟仲方與一人耳!」

「此人你也見過,論才華不亞於大蘇」章惇淡淡笑道:「但他不屑為之,偶爾小試牛刀,便有石破天驚之感。」

「你就別賣關子了。」陳恪心中一動,已經知道他說的是誰了,笑道:「是不是那位『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不錯」對於陳恪能猜到,章惇一點不意外,聞言笑道:「正是那位『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王介甫!」

說著看看陳恪道:「論執天下午耳者,汝與介甫也!」

陳恪聞言並不欣喜,而是似笑非笑道:「子厚,說客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