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章 七夕(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16 字 2020-10-25

「這幾日,要緊的奏議寡人都看了,差事辦得都甚好,尤其清查禁軍空額一事,辦得很得力,朕心甚慰!但是不能松懈啊,查出來的空額補多少、裁多少,日後如何有效監督,都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才能把這件關乎社稷的大事做好……」

聽皇帝說得條理清晰、目標長遠,絲毫不像傳說中『倍受打擊、心灰意懶』的樣子,那些忙著投機的大臣暗悔不迭,雖說爹死娘改嫁,可爹還好好的,著急改什么嫁?

但站在前班的相公們,太了解趙禎了,一個習慣沉默的皇帝,突然如此侃侃而談,只能說明他為了穩定人心,在演戲而已。

待趙禎說完話,胡言兌便唱道:「有事奏來,無事退朝。」

北海郡王,知宗正寺趙允弼便出一步道:「臣有本奏。」

「奏來。」

「日前宗正寺接大名府來報,汝南郡王四子、池州觀察使趙宗輔。因勞累過度,薨於北京,遺骸正起運回京。臣請示一應治喪、撫恤、追封事宜。」

「哦……」趙禎這些天魂不守舍,沒人告訴他這個消息,聞言有些意外道:「宗輔王侄才三十歲啊。」

「是,剛剛年滿三十。」

「怎么會活活累死呢?」趙禎奇怪道。

「大名府上奏說,是因為天氣炎熱,四處奔波、中暑脫水後依然堅持辦差。體力不支昏迷不醒。送回大名府便身故了。」趙允弼回稟道:「大名府是這樣上奏的,他胞弟宗實也沒有異議。」

「這孩子為國捐軀,」趙禎聞言傷感道:「我那老哥哥身體本就不好。遭此打擊也不知能不能頂得住。」

「回稟陛下。」趙宗懿出列泣道:「老父黑發人送白發人、肝腸寸斷,從昨起便卧床不起。」

「王兄,下朝後你陪我去老哥哥府上一遭。」趙禎長嘆一聲,擦擦眼角道:「白發人送黑發人,總是令人生悲。」

「是。」趙允弼點點頭,請示道:「宗輔的哀榮如何?官家去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定下來。」

「嗯,」趙禎頷首道:「按例,應追封國公,但宗輔為社稷而死,贈個郡王吧。諸位相公意下如何?」

這種事,誰會說反對?那不得罪兩代皇帝么?

於是定下來,趙宗輔的喪禮按郡王制,以參知政事宋庠為治喪使,負責一切喪儀……

~~~~~~~~~~~~~~~~~~~

此事議過,便有新任樞密使曾公亮出班奏道:「前日有手詔下院,命除平章政事、密州、邕州節度使狄青。為都知皇城司、殿前司都指揮使,臣以為此二職分掌宿衛,不宜由一人兼掌。」

「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再議。」趙禎搖頭道:「況殿前司調兵之權在西府,沒有樞密院的簽文。狄青不能調動一兵一卒,只是借其威名。鎮住那幫驕兵而已。」頓一下,他冷冷掃過百官道:「寡人知道,一些文臣不願他同列,但現在狄愛卿是武職,若誰還要說長道短,寡人就要問問,為何你總是容不下朕的忠臣,卻對那些亂臣賊子視而不見呢?」

百官聞言一片默然。

曾公亮是學者型官員,覺著皇帝說得在理,便奉旨了。

趙禎的臉色才緩和些,又道:「狄青不再判皇家武學院事,曾相公可想好繼任之選?」

「這,微臣未及細想,」曾公亮誠實道:「不過臣聞武學院現僅有百名武生,似可並入太學……」

「不可!」趙禎搖頭道:「武學並入太學,難免遭其歧視傾軋,有悖寡人欲振奮軍事之本意。」說著沉聲道:「西府當將武學院遷回汴京,厚其資費,選賢任能,助其振作,而非想著將其打發掉。」

「遵旨。」曾公亮點頭應道。

又有御史中丞韓絳出班奏道:「臣聞昨日,宮中杖殺三十六人,不知是否確有其事?」

趙禎眉頭微凝,看看胡總管。胡言兌便道:「有犯瀆職、盜竊之罪者,遭受杖刑,其中數人不慎被打死了……」

「臣請調查,是否存在暴虐濫刑。」韓絳沉聲道:「三十六條人命,不查清楚無法向天下人交代。」

「此事概以了結,不必再查。」趙禎卻冷淡道:「寡人乏了,退朝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