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蘭畔照雙衣 (中)(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19 字 2020-10-25

趙宗績為他胸前披上大紅的綉球,曹評牽過一匹通體雪白、披紅掛彩的『玉獅子』,另一手墜鐙,笑道:「新郎官上馬吧,休要讓新娘等急了。」

「上馬!」陳恪點點頭,接過馬韁,利索的翻身上馬。

「奏樂!」擔任禮贊官的歐陽發高聲道。關於奏不奏樂,曾經發生過不小的爭執,因為儒家認為音樂是跳動的,屬陽,對屬陰的新娘不合適。然而從五代開始民間卻喜歡婚禮奏樂,士大夫們發現,比起悄悄的進城、打槍的不要,吹吹打打顯然更符合喜慶的氣氛。於是在這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士大夫們也不再遵守古禮了。

然而歐陽修認為,自己弟子已經是大儒,將來要垂范天下的,應該帶頭恢復禮儀,蘇洵深以為然。但柳老爺子堅決反對,他認為不吹不打不熱鬧,結婚有個啥勁?

最後竟然驚動了官家,拍板道:『結婚是個熱鬧事兒,不奏樂怎么行?』

於是,在樂隊吹吹打打聲中,一眾迎親的親朋,便各拿花瓶、燈燭、香球、沙羅洗漱、妝盒、照台、裙箱、衣匣、青涼傘、交椅等物,跟著接新娘的花轎,浩浩盪盪跟著樂隊出發了。

當然,陳家預備的花轎,有兩頂。

陳家距離蘇家和柳家都不算遠,一路上都扎好了彩樓歡門,迎親的隊伍便順著歡門,吹吹打打便到了蘇家門口。

蘇家的娘家人,早等在那里。其中除了蘇軾的堂兄弟外,大多是嘉佑學社的一干同年……他們大都是上科或新科的進士,要么還在放假,要么是處於見習期,沒什么政務,請假很容易。於是便集體告了假,前來京城參加陳恪和蘇家妹子的婚禮。

曾鞏曾布一家子、呂惠卿呂德卿一家子、王韶、章惇、鄧綰、郟亶、林之奇、乃至張載程頤叔侄都來了……他們當官的地方,距離汴京太近,不來面上不好看。因為擔心蘇家人少,被柳家壓過一頭,這好幾十號進士便全跑到蘇家當起了娘家人,絕對撐場面,

此刻見到新郎官,眾人嘻嘻哈哈的行禮,便將隊伍迎進了蘇宅。蘇家門額上,橫掛著一條彩帛,已被人扯裂下來。待陳恪進門後,眾人便爭著扯起了碎片,這叫『利市繳門紅』,連趙宗績兄弟都上手去搶。

府中,蘇家早已擺好宴席,款待前來迎親的一行人,並分發紅包。

陳恪則被請入了正堂,到一張放在床上的椅子上就坐,飲三杯酒,女家再遣人請他下來,連著請三次,才能把他請下來,這叫『上高坐』。

陳恪下來後,趕緊向蘇洵和他哥哥蘇渙行禮,蘇渙捻須笑著點頭道:「明允得了個好女婿。」

「不成器的很。」蘇洵板著臉道。

陳恪唯有諾諾稱是。

待陳恪出來,迎親的樂隊便作樂催妝。

真要是這時梳妝打扮,黃花菜都耽誤了。事實上,小妹也是天不亮便起床,像陳恪一樣,拜過家堂並祖宗,聽了蘇洵的訓導。便回到房中,巧妝畫、鋪兩鬢,調和脂粉把臉搽。點朱唇,將眉畫,一對金環墜耳下。金銀珠翠插滿頭,寶石金步身邊掛。

此刻,她穿著綉有精細的花鳥蟲魚的嶄新紅裙,華麗的裙服外還罩著一件紗制背子,腰間扎著一條蜀錦彩帶,上面墜下一根長長的絲絛,絲絛上綁著兩枚玉佩玉環,一枚玉佩吊在膝蓋位置,另一枚玉佩墜在腳邊……腳下是一雙漂亮的尖尖紅綉鞋。

好一個明艷不可方物的小新娘。

聽到樂聲,小妹緊張的絞著手里的帕子,朝姐姐和幾個嫂子道:「我怎么怪害怕的……」

「怕啥,你姐才嫁過去幾天?」史氏笑道:「輕車熟路,保准不出紕漏。」

這時候,外面已經在比拼詩詞了。唐朝時,有專門的催妝詩,宋人風雅,自然要發揚光大。哪怕平民百姓家結婚,也會各請秀才助陣,以免輸得太慘。如今,大宋讀書人的菁華,倒有大半聚在此院中,自然無需人捉刀,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精彩!

「咱們出去吧,別耽誤時間太長了。」八娘仍作新婦裝,輕聲道:「官家還要駕臨呢。」

「你看看,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史氏搖頭道:「這姐姐忘了是姐姐,光把自己當成嫂子了。」她故意繞來繞去,逗得眾人一陣笑,蘇小妹倒也不緊張了,站起身道:「走吧……」

「你看,又潑出去一盆……」史氏笑道,眾人絕倒……七姑八表牽著新娘走到門口,卻不讓小妹過去,而是唱著歌謠向陳恪討賞:「新娘領出門,禮多方才好。此不比平常買賣。十萬,綁一起才夠!」

「自古以來,紳士不帶金。」陳恪笑著抱拳道。話音未落,他身邊的兄弟便奉上大把的紅包。按說就可以把新娘接出來了。

誰知還有幺蛾子,史氏笑道:「久聞新郎官是智多星下凡,咱們有三道小題,答上來,新娘子接走,答不上來,對不起,我們還舍不得小姑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