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禽情只自迷 (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09 字 2020-10-25

「一旦明白這件事。」趙宗績道:「必然都要發奮圖強了。」

「豈是能說改就改的?」陳恪嘲諷笑道:「咱們從一開始,就樹立起敢作敢為不怕得罪人的形象。他們卻一味走敦厚純孝、八面玲瓏的路子,這是大家的立身之本,學是學不來,裝也裝不像!」

呷一口茶水,他接著道:「還是那句話,人若改常,非病即亡。若是發現官家決意立個英主,便想強自振作,談何容易?大宋朝的事情,之所以做不下去,九成九是因為觸動了權貴的利益。想做成事,就得得罪人!」說著笑道:「他們想學咱們,可以啊,不過得先問問,他們的支持者,答不答應……硬要學的話,我看多半得是個大寒大暑、不倫不類。」

「讓你這么一說,」趙宗績笑道:「我好像一下信心滿滿了。」

「也別高興的太早。」陳恪淡淡道:「趙允讓留給趙宗實最大的遺產,就是將各方面勢力,綁上了他的戰車,早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許多人上了賊船,就沒法再下來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把趙宗實扶上太子之位。這是他們解套的唯一法子,也是其家族榮華富貴的法門,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改弦更張的。」頓一下道:「趙允讓死後,趙宗實的聲勢卻不減反增,就是他們在向朝野展示,這艘船非但不會沉沒,反而會向終點沖刺。」

「嗯。」趙宗績佩服的望著陳恪道:「雖然說了很多遍,但容我再說一遍,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你算是把這幫人,琢磨透了。」

陳恪嘴上謙虛,心中卻暗叫慚愧,若論對人心的把握,自己還遠不夠火候,是蘇小妹旁觀者清,又聰明絕頂,為自己提綱掣領,才把紛亂的局勢,看的明明白白。

「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對你們也是一樣。」趙宗績已經完全處於,俯身受教的狀態了,便聽陳恪諄諄教導道:「趙宗實有無數人搖旗吶喊,做出一份功勞,也會被吹成十分。而你缺了呼應,但凡有一分不是,也會被說成十分。日久天長,水滴石穿,官家耳朵磨出繭,自然會改變對趙宗實的看法,對你的好感也會變成惡感。所以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有人為你說話。」

「這太難了。」趙宗績苦笑道:「宗室和大臣交往是大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替趙宗實說話,是因為他老子年輕時交下的朋友,就像咱們這樣的。想補上這一課,可不是臨時抱佛腳,就能行的。」

「是比較困難,但也並非沒法做。」陳恪道:「王相公、我老師、包大人,這都是能在皇帝面前說上話的,加之富相公、曾相公向來處事公正、對你也頗有好感,所以在高層方面,我們並不吃虧。最麻煩的是台諫,清一水的趙宗實支持者,咱們必須往里頭摻沙子。轉過年去,我那幫同年初任期滿,大都要回京參加館試,咱們要盡可能把他們留在京里,安排進諫院、御史台。那是個比嗓門不看官職的地方,有一個算一個,應該能讓局面大大好轉。」

「還有,聽說朝廷要找人修起居注,這官職雖然不顯眼,但與天子朝夕相處,重要無比,我們志在必得。」陳恪接著道:「至於人選,司馬光和王安石都可以。這件事我們不用出面,讓王雱去推。新學一派的實力深不可測,肯定能做到。」

「嗯。」趙宗績想一想,笑道:「還有你曾經說過的那個報紙,是不是也該露面了。」

「時機不成熟,」陳恪搖頭道:「這玩意兒太敏感,突然出現會引來麻煩的。我准備明年開春,球市子開業時,出個專門宣傳球事的蹴鞠報。等大家都習慣了報紙這種形式,再出新報不遲。」

「這種事,你是內行,我就不操心了。」趙宗績笑道:「對了,你的書印的怎么樣了?」

「已經印好了。」陳恪說著,從隨身攜帶的包里,拿出一本藍色封皮的新書,遞到他面前道:「首印五千冊,也不知道會不會賠死。」

「哈哈,不會的。」趙宗績笑道:「實在不行,發動一下親朋好友,也能給你包圓。」說著翻動書頁,突然目光一凝,發現這書里面別有玄機。

一是出現了陳恪曾經說過的標點符號,二是除了《尚書偽經考》之外,在書的後面,還附有一篇《大學》和一篇《中庸》……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