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 (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600 字 2020-10-25

「那你有沒有辦法?」陳恪問道。

「有。」徐離綸點頭道。

「那好,你現在就喊停比賽。」陳恪道:「我在這里給你撐腰,倒要看看誰敢不聽。」

「是!」徐離綸眼前一亮,轉身便大聲道:「停一下!都過來!」

場上雙方好像沒聽到一樣,又耍了一會兒,才有人朝他這兒看來,發現站在『徐妹妹』身後的高大身影,不禁一縮脖子,這才趕緊集中過來。

話說雙方『熱火朝天』的踢了頓飯功夫。竟然都沒出一滴汗,也不知是球員們內力深厚,還是球賽變成了雜耍。

陳恪對武學生們,向來規矩森嚴。眾人趕緊向他行禮,陳恪笑道:「現在是放假時間,爾等隨意就好。」說著笑笑道:「好像徐部署有話要說,咱們聽他的。」

陳恪面前。眾人自然乖得像小貓一樣,便聽徐離綸細言細語道:「天字隊照舊,地字隊改為一腳出球。大人在一旁做個見證。除非萬不得已,不許碰第二下。」這家伙還知道狐假虎威。

雙方再次下場,在陳恪的注視下。地字隊不得不改為一腳出球,起先自然很不習慣,但只要一有人違反,徐離綸便喊停,處罰犯規之人。

天字隊自然在一旁幸災樂禍,然而很快他們便笑不出來了,因為地字隊的進攻,陡然間犀利無比,攻勢一波高過一波,把天字隊的球門都打成了篩子。

在院判大人注視下。天字隊被扒了褲子猛揍,球員們臊得恨不得鑽到地里去,哪敢再玩花樣,只好有樣學樣,也玩起了一腳出球。場面節奏加快,比賽才激烈起來。

陳恪又看了一會兒,一直郁郁的心情,突然開朗起來。是啊,改變從來不容易,因為習慣的力量太強大。但並不是不能奏效,關鍵還在於,有沒有改變的必要,有沒有正確的方法,有沒有權力的保證。

有了這三點,改變就是水到渠成的。想必這些球員在嘗到甜頭之後,肯定不會再走原先的老路了吧?

他感激的拍拍徐離綸的肩膀道:「多謝了!」

徐離綸有些糊塗道:「應該是學生謝大人才對。」

「不,是該我謝謝你。」陳恪拋下莫名其妙的徐離綸,大笑著離開。

~~~~~~~~~~~~~~~~~~~~~~~~

臘月二十九一早,武學院的全體官員,齊集正殿,給武成王上香。

宋代還沒有《封神演義》,武成王的名號也不屬於黃飛虎,而是屬於他的丞相大人——姜尚姜子牙。

唐宋以前,姜太公的地位十分之高,其與孔夫子並列文武二聖。唐肅宗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宋真宗時,又加封為昭烈武成王。在汴京城,文有孔廟,武有武成王廟,按說也是分庭抗禮。只是武將們不爭氣,文尊武卑的日子久了,連帶武聖人的風光,全被孔夫子奪去了。

得虧陳恪入主武學院後,撥款重新修葺大殿,為武成王重塑金身,時時香火不斷,這才讓老人家重新煥發了神采。

只見大殿之上,姜子牙一身戎服,一手按劍,一手捧著一本書,端坐在高台之上,目光威嚴的注視著一干不肖的後輩。

陳恪上了香,兩位同判也跟著上香。然後三人分頭,向殿中陪祀的歷代名將上香。

一圈上下來,三人出了殿,向來少言寡語的王中正,突然發問道:「姜子牙為何又被稱為呂公望?」

「這個用不著狀元公,我就能回答公公。」李惟賢笑道:「因為他的先祖曾幫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故又稱之為呂尚。後來周文王拜其為師,曾對他說:『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後人尊稱姜尚為太公望,也叫呂公望。」

「原來如此,」王中正恍然道,說著大有深意的看一眼李惟賢道:「多謝指教。」說著便拱拱手,揚長而去。

「他什么意思?」李惟賢茫然望向陳恪道:「我說錯話了么?」

「呵呵。」陳恪笑道:「你說得很對,不過王公公自幼聰敏博學,斷不會不知道『吾太公望子久矣』的。」

李惟賢悚然,仔細琢磨起來。他不是笨人,很快便明白了王中正的意思,頓時汗如漿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