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態度(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22 字 2020-10-25

而且所有的國事都了然於胸,還有皇帝的心理、大臣的態度、也都一目了然,這個官職的分量也就可想而知。

新學黨人的能量絕對可觀,旨意下來時,竟然是任命王安石和司馬光同修起居注。而且因為擔心兩位道德君子會不高興,王雱他們甚至沒有提前知會兩人。

結果就出了簍子——王安石嫌這個工作太無聊,天天跟著皇帝像個尾巴。什么雞毛蒜皮的都得記,實在太瑣碎。而他現在當著度支判官,正有滋有味,想要大干一番,所以經不肯接旨。

那廂間,司馬光坐了兩年冷板凳,好容易挪挪窩,又是這么好的金窩,自然千肯萬肯。然而一聽王安石不干,他要是答應的話,就被老王比成『官迷』了。這可是要淪為笑柄的,於是兩人就此聯袂上演了一場千古罕見的辭官大戲。

政事堂的相公們,起先以為兩人不過是有意客氣……這也是當時的官場風氣使然,大家都喜歡辭官,真真假假的,但大都是既想當那啥,又想立那啥。

但王安石卻是來真格的,於是五次下詔,他便五辭詔命。

司馬光緊瞅著王安石,見這家伙反復辭官,便也跟著五辭詔命。

但到第六次時,司馬光以他智慧的大腦盤算著,如今已辭官五次,面子掙了不少,也該見好就收了。再搞就要弄巧成拙了,所以『勉為其難』的接受了任命。

大家以為,司馬光一旦接受任命,王安石估計也就不堅持了。

卻沒料到,這老倌竟然八辭任命,依然堅決不干!

這下相公們火氣大了,也是存心想治治這家伙的拗勁兒。竟下了死命令,讓人跑到三司,把詔令直接交給王安石,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拿回來了。

王安石也是個牛人,一見到有人來送詔書,竟放下手中的賬本尿遁。

誰知道對方也是個蒙人,竟把詔書放在他的書案上,轉身就走。

王安石蹲在茅房里,見對方這么快就走人,登時意識到不妙,蹭得竄回值房中,果然見詔書躺在桌上。馬上想也不想,拿起詔書便追了出去。

那人一見他追上來了,趕緊撒丫子就跑。

卻忘了這是在誰的地盤,只聽王安石大喊一聲:「攔住他!」

三司乃錢糧重地,自然有層層守衛,衛士們見判官大人下令,想也不想,便將那人攔住。

王安石大步追上來,將詔令塞回他的懷里,然後往外一推道:「放人!」硬是讓他把詔令又帶了回去。

王大聖人這次辭官力度之大,前無古人,偏偏宋朝人就吃他這一套。認為他志行高潔,不務虛名。但越是這樣,朝廷越要重用他……

幾個月後,富相公專門和王安石談話,然後詔下,任命他為知制誥……

這次王安石只是略作猶豫,便接受了任命,以免『干溷朝廷』。

幾十年後,回憶起此事時,司馬光仍然追悔莫及,只恨自己不夠男人,沒能堅持到底。

當然,這都是後話。

~~~~~~~~~~~~~~~~~~~~~~~~~

此刻,司馬光才剛剛上任,按說以他的工作性質,不應該多嘴,尤其是可能會得罪皇帝的情況下。

但是他是個有原則的人,遇見違背自己觀念的事情,還是要不吐不快的。他接連上了《論公主內宅狀》及《正家札子》,矛頭直指公主,說她一向不孝順家婆,不尊重駙馬,驕恣之名聞於朝野內外!聽說在此番入宮之前,公主還曾毆傷楊氏,不但全無傀疚之意,反而夜扣宮門,入訴禁中,完會無視宮禁周衛、君父安危!

他還將矛頭指向了梁懷吉等人,說『公主夜扣宮門後,外人喧嘩,咸有異議,皆稱公主宅內臣數多,且有不自謹者。公主與夫家不協,或為內臣離間所致。』並為李緯辯護說,駙馬事公主素謹,並無大過。眼下是非分明,若降罰李緯而維護公主,於情於理都有失公允,皇帝偏私如此,將何以表率天下?」

一切正如陳恪所料,丑聞總是以驚人的速度傳播,紙里根本包不住火。關於公主與梁懷吉的流言,在汴京城中迅速傳開,並發酵醞釀成軒然大波……

原先就對中夜叩閽一肚子意見的士大夫們,對袞國公主的印象,登時跌到了冰點。官家長女,本當垂范天下,現在倒好,做人兒媳的七出之罪,全都犯了個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