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夏(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494 字 2020-10-25

「這個不難。龍圖閣直學士、守東川軍范鎮,在大理鎮守多年,對三家的頭領,還是有震懾力的。」王拱辰道:「有他在,應該翻不了天。」

「范鎮不宜掛帥。」孫汴淡淡道:「這是祖制。」大宋朝為了防止軍隊私人化,向來是練兵的不帶兵、帶兵的不打仗。

「這……」王拱辰臉上掛不住道:「事有從權么……」

「大理本就天高地遠,更應當恪守祖制。」孫汴緩緩道。

「好了好了,」趙禎不讓他倆吵下去道:「還是換個人去吧。」

可是派誰去呢?大宋朝的名將里,王德用、李昭亮老邁、狄青要守衛帝側、孫沔以貪酷出名、且剛剛犯事被貶,剩下一個楊文廣,還要鎮守西陲,不能輕動。

想一想,這一二十年竟沒有個像樣的武將出現,可見武學院是多么的必要。

趙禎不禁自嘲的笑道:「想我大宋有事,向來不乏名將。如今卻連個料理軍務的將軍都選不出來……」

樞密院的四位相公趕緊躬身請罪道:「臣等失職!」

「知道失職,就趕緊把武學院給朕辦好,別老想著給人家摻沙子。」趙禎不輕不重的教訓了幾句,聽得王拱辰腦後發涼,官家說得就是他。」

不過這時節,不是追究的時候,富弼輕聲道:「陛下不必傷感。名將是從戰場上走出來的,如今天下承平日久,自然沒有名將,這也是天下之幸。」

趙禎的臉色方好看了些。

「據臣所知,東川軍的軍官,都是老西軍出身,驍勇善戰,只缺一個統御全局的統帥而已。」孫汴接著道:既然一時想不出合適人選,何不從皇子里挑出一個來,赴廣西節制各軍。」

「胡鬧,哪個皇子打過仗?」趙禎斷然搖頭道。

「也不需要他運籌帷幄,只需要協調好各部,如一時沒有全勝之道,只需要將各部峒民保護好,與那李日尊對峙就是。交趾,不過撮爾跳梁小丑,無論國力、軍力、後援糧餉,根本不能與我匹敵。相持日久,其必然不戰自退!」

「兒臣願往!」孫汴剛說完,一個激昂的聲音響起,嚇了相公們一跳。

這一聲出自御前觀政的『皇長子』趙從古。官家和相公們議政,他一直用心聽著,當聽到孫汴之言時,突然心頭噗噗亂跳,血涌上頭,便忍不住扯了這一嗓子。見眾人都望向自己,他一咬牙,抬頭道:「兒臣自幼苦讀兵書,也算弓馬嫻熟。雖不曾上過戰場,但依方才孫相所言,兒臣可以擔當此任!有兒臣謹守南疆,父皇可安枕高卧!」

趙禎吃驚部下,盯著趙從古只是沉吟,半晌才道:「從古是我趙家的好兒郎。不過寡人對你另有安排,不能允你去廣西。」

見趙從古面露失望之色,趙禎溫言解釋道:「你也知道,如今的頭等大事是河工,然而你那兩個活寶弟弟,卻一個要從速、一個要從緩,能不斗得不可開交么?寡人再不管管的話,是要出大事的。」言畢望著趙從古道:「所以寡人想讓你,把宗績換回來,你老成持重,寡人最放心不過。」

「是……」趙從古也分不清是高興還是失落,領命道:「兒臣聽憑父皇吩咐。」

「朕心甚慰。」趙禎贊許的點點頭,話鋒一轉道:「至於掛帥的人選,寡人看,還是得用宿將,不然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啊!」

「官家所言甚是。」曾公亮恭聲道。

「還是讓孫沔掛帥吧。」趙禎又道。

「這……」曾公亮登時語塞。孫沔是狄青南方平叛時的副手,狄青因為遭到猜忌,平亂之後再沒帶兵,孫沔便接掌了他的部隊,哪里有叛亂,就派他到哪里去鎮壓,後來狄青升任樞密使,他則為樞密副使。

孫沔的能力自然無須懷疑,但貪財好色也是出了名的。按說只要是男人,就沒有不好這兩樣的,可像他這樣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也著實不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