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 秋 (上)(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27 字 2020-10-25

馬車入甜水巷,轉到觀音院南,繞過一大片圍牆,來到院門前。

門前已經停了輛馬車,有大內侍衛在森嚴境界,但看到陳恪的車和他的衛士後,這些人不聞不問,任其接近了自家主人。

車一停穩,陳恪趕緊下車,快步走到那輛馬車前,抱拳道:「讓殿下久等了。」

「哈哈,」車簾掀開,露出趙宗績那張風吹日曬、變得黝黑的臉,他虛踢了陳恪一腳道:「跟我來這套。」

「禮不可廢。」陳恪苦笑道:「不然御史們又要彈劾我了。」

「你還怕被彈劾?從春里到現在,你都被彈劾十幾次了吧?」趙宗績跳下車來,打量著陳恪道:「你怎么也曬得這么黑?」

「這是現在的潮流。」陳恪笑道:「皮膚黝黑,有男子漢氣概。」

「瞎說。讓你到我那里吃酒,你卻把我約到這里,」」趙宗績拍拍他的胳膊,笑罵道:「就為了告訴我,用我家指標買的這塊地,到現在還荒著?」

「雖然荒了四年,但四年里這塊地升值了十倍,如今三十萬貫也買不到的。」陳恪笑道:「手頭緊的時候,我總按捺不住,有把這里賣了的沖動。」

「呃,等等……」趙宗績突然想起一件事道:「我記得你已經把這塊地,送給柳家了吧?」

「是。」陳恪點點頭,淡定道:「老爺子又當作嫁妝還回來了,還搭上了相鄰的一塊地。」

「我說你當初怎么這么大方。」趙宗績恍然道:「原來打得是人財兩得的算盤。」

「這塊地還是月娥的。」陳恪有些尷尬的笑道:「只是給我用一下。」

「只怕是劉備借荊州吧。」趙宗績哈哈大笑道。

「嘿。」陳恪苦笑道:「你跟那王雱,學得愈加刻薄了。」

「也是天天跟趙宗實吵架吵的。」這下輪到趙宗績苦笑了:「這次官家讓我南下,實在求之不得。」頓一下又問道:「你還沒說,這塊地准備干嘛用呢。」

「建一所翻譯學院,」陳恪說著讓人打開大門,兩人進入雜草叢生的院中:「建成以後,這里就集翻譯、收藏、教學為一體的,大宋智慧館了!」

「你給我的那本書,我在空閑時反復讀了七遍,」趙宗績聞言感慨道:「想不到泰西亦有先哲若斯,絲毫不遜於我大宋的諸子百家。」

「是的,」陳恪點點頭道:「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我大宋便再無聖賢誕生,漢儒式微後,學者們便一直在尋找,一種可以成為這個國家共同信仰的思想。社會之崩亂,始於信仰之缺失,然而佛道都不堪此任,到最後還是得回到儒家來,以今人之力,究先儒之學。重新為我大宋的百姓,找到積極正確的信仰。這是我大宋復興的基礎,沒有上下一心的信念,任何革新大業,都只有失敗一條路。」

趙宗績細細咀嚼著陳恪的話,他一直想知道,這家伙耗盡家財,搞什么『譯書運動』,到底圖的是什么。

便聽陳恪接著道:「事實上太祖時,便明確認識到這一點。一代代先儒皓首窮經、嘔心瀝血,花了近百年的時間,也沒有找到答案。我想,既然在黑衣大食,有那樣一座無窮無盡的智慧寶藏,為什么不搬運回來,為我所用呢?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說不定就會給士大夫們以啟迪。」

「退一萬步說,就算沒有啟迪,讓我宋人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學到了新的知識,讓大家跳出原先的窠臼。」陳恪壓低聲音道:「也好為你將來革舊布新創造條件。」

「原來如此。」趙宗績不禁贊嘆道:「僅憑這座智慧館,你就可以名垂青史了。」

「誰知道呢。」陳恪搖搖頭道:「智慧之樹太脆弱了,尤其是幼苗期,沒有強力的保護,是無法成長為參天大樹、遮蔭蔽日的!」

「那就讓我們的子孫,生生世世把它守護下去!」趙宗績沉聲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