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章 制科考試(中)(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01 字 2020-10-25

「呵呵,哥哥被父親管教的慘了。」蘇轍抿嘴笑道:「那好些策論,都是爹爹先說個主旨,然後逼著他做出來的,哥哥對此怏怏不樂。」

「真想跟子由換一換。」蘇軾郁悶道:「有我在前面頂著,他就輕松多了。」

「說起來,」陳恪看看蘇轍道:「子瞻我不擔心,倒是子由你,有沒有信心?」

「我的文章比起哥哥來算不得出色,」蘇轍輕聲道:「尋思著要想得中的話,只能搏一下了。」

「怎么搏?」陳恪問道。

「既然應的是極言直諫科,」蘇轍壓低聲音道:「我想不妨就極諫一次。」

「莫非你想拿官家開刀?」陳恪心中一動道。

「你怎知……」蘇轍先是一驚,旋即了然道:「什么都瞞不過你。」

「嘿嘿,」陳恪笑道:「我還不知道你蘇子由?」

小蘇是個奇特的人,說實話,在他的天才哥哥身邊,安靜的蘇轍總容易讓人忽略。但要是論到政治才能,小蘇卻要遠勝於乃兄。他清寧安靜,不浮不躁,具備非常高的政治素養,心性極其堅忍,並且能讓人忽視他。

但在需要發力的時候,蘇轍也會毫不猶豫,顯出他野心勃勃的一面。但蘇轍並不沖動,因為他很清楚。就算不能如願以償,但以宋朝百年來不殺士人的規矩,諒必也不會有性命之憂,這場賭博應是有驚無險的。

「怎樣,你覺著可行么?」蘇轍緊緊著陳恪,沉聲道:「我是真想能幫你一把,只是不要幫了倒忙的好。」

「嗯……」陳恪尋思片刻,重重點頭道:「無妨!」

「那就好,那就好。」蘇轍松了口氣道:「對了,四郎、端平、章子厚、王子純、呂吉甫他們也要參加。」

「我知道,」陳恪點點頭,笑道:「我還聽說,吉甫最近很是活躍呢。」

「傳聞這科最有希望的,就是吉甫和我哥哥了。」

「呂吉甫這家伙,不純。」蘇軾有些不屑道:「他進得京師後,便往慶陵郡王府上鑽,也不和我們來往了,怕是要另攀高枝。」

「良禽擇木而棲,這無可厚非。」陳恪不在意的笑道:「吉甫自有選擇之權。」

因為兩人即將考試,陳恪說了會兒話,便告辭回去了。

~~~~~~~~~~~~~~~~~~~~~~~~~~~~~~~

三天後,制科考試開始了。制科是本朝最高級別的考試,名義上不限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以體現天子之唯才、唯賢是舉。然而想要站在崇政殿上,接受天子親試,絕對難於上青天。

前提是,你必須得到兩名以上的朝廷重臣舉薦,才有資格報名參加。之後還要過三關——首先向兩制,即掌內制、外制的翰林學士、知制誥,呈送平時所作策、論共五十首,由兩制選取詞理俱優者參加閣試……這也是蘇洵逼著蘇軾臨時抱佛腳的原因,誰讓這小子平時光顧著給花魁們填詞作曲,手里一點存活都沒有呢。

兩制這一關過去後,接著是秘閣試六論;最後才能參加皇帝的御試。

這下大家明白,為啥兩宋三百年,就二十多個考中制科的了吧?實在是太難了。

但惟其如此,才見其珍稀。能考中制科,是每一名官員的夢想……非進士的文章做得再好,也甭想通過兩制那一關。所以制科號稱是『唯才是舉』,實則早變成進士們的禁臠了。

到截止日為止,兩制共計收到三百多人的策論,也就是一千五百份。現下的翰林學士承旨是劉敞,知制誥乃王安石,兩人加班加點,用了五天時間,從中擇選出五十名文辭優異者,進入下一環節的秘閣試。

公布時,陳恪發現宋端平、王韶、曾布、郟亶等人都榜上無名……可見其殘酷。

當然也沒有他的名字,不過倒不是他的文章入不了兩制的法眼,而是他被任命為直秘閣,作為參知政事王珪、歐陽修等人的副手,同知秘閣考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