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人選(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20 字 2020-10-25

「第三……」文彥博緩緩道:「與大臣貴戚的瓜葛要盡量少,瓜葛越多,牽絆也就越多,如何振作?」

「哦……」富弼目光閃動道:「你這三條好似條條都打在慶陵郡王的軟肋處。」我冷眼旁觀,官家也所以遲遲不肯它儲—其因正在於此!,文彥博一字一頓道。

他說完之後,書房中陷入了沉寂。

過了許久許久,富弼方幽幽一嘆道:「不錯……」

聽到這兩個字,文彥博的汗毛都豎起來了,官家果然如所料,並不中意趙宗實!

「其實今年御試制科的策題,官家用一段五百字的文字,己經把盛世的面紗扯碎,露出了大宋朝如惆如塘的國勢,這是大犧牲、大仁慈,大勇氣,是官家在向天下人宣告

從自我麻醉中醒來吧,不要再歌頌太平盛世了,好好想辦法除弊圖治吧!」富弼聲調陡然提高,悲憤道:「然而現在朝野百官,都一門心思想著當從龍功臣,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卻很少有人,去體會官家的苦心……,」

文彥博聽得如坐針氈,他不就是其中之一么……

「從當今朝局看,若是立慶陵郡王為太子,則事事無礙,人心易穩,決不至於出亂子。但官家已經寬仁的過頭了,他比官家還寬仁。如果將來繼承大統,他便想振作,無奈擁立他的人魚龍雜處,情結恩連,怎么下得了手?」

文彥博又像吃了人參果一樣,渾身汗毛孔,都透著舒爽,看來自己是真猜對了!這一注下去,一本萬利!

「所以為社稷計,官家是不想選慶陵郡王的。」富弼面色陳肅道:「可是,儲位國本,並非官家可以獨斷!如今慶陵郡王大勢已成,若是官家貿然另立,百官是不會答應的,到時候君臣相爭不下,無論如何,都會對儲君的威信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頓一下,他壓低聲音道:「而且那些將門貴胄已經站在慶陵郡王這邊,一旦有事,汴京幾十萬禁軍到底聽誰調遣,誰也不敢打包票……,」

「但是官家己經下定決心,要一點點的抬舉某人,只是那道任命一下,只怕要引起軒然大波,如果沒有人能幫那人鎮住場面,只怕要弄巧成拙,非但成全不了他,還得毀了他。」富弼剖肝瀝膽之後,定定的望著文彥博道:「賢弟,愚兄問你最後一個問題,有沒有興趣出山,為官家在此等大變化時穩住朝局?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向陛下舉薦。」

「彥國兄不擔心我,也站在慶陵郡王一邊?」文彥博反問道。

「不擔心,謀事在人,成事冇在天。」富弼搖搖頭,淡淡道:「是做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還是跟在別人身後伏低做小,我想賢弟自有明斷……,」

「呵呵,,,,」文彥博笑了:「彥國兄真不hou道,自己跑回家里躲清閑,卻讓我給你去頂杠。」

「無它,我不是韓稚圭的對手。」富弼搖搖頭,露出一絲苦笑道:「他慣會對付我這種四平八穩之輩,縱觀天下,也只有你老弟能和他掰掰手腕了。」

敲門聲打斷了文彥博的回憶,他定定神,低聲道:「進來。」

便見一名三十多歲的官員,抱著一摞文卷進來,恭聲道:「這是急需決斷的案件,請相公閱裁。」

文彥博點點頭,笑道:「坐吧。」這官員不是外人,乃是呂夷簡的次子呂公弼。文彥博受呂夷簡提攜之恩,自然對他的兒子照拂有加,當初呂公弼就是他弄進中書的。

有了這層關系,呂公弼自然沒那么拘謹,便撿了把椅子坐下。

文彥博笑道:「你小子,當年我在時,就是檢正中書吏房公事,這幾年怎么越混越倒退了?」

「政事堂都換兩任昭文相了」,呂公弼苦笑道:「我這前前任相公的老人,焉有不靠邊站的道理。」說著呵呵笑道:「我請求外放的奏本都寫好了,要不是知道相公回來,還得需要人幫襯,早就遞上去了。」

「真會賣乖啊!」文彥博笑罵道:「你若想走,把奏本給我,我去向韓相公討個情面,外放你個好地方當知州,如何?」

「還是算了吧。」呂公弼一臉討好的笑道:「我就想跟著相公干。」

「哈哈哈冷,,,,」文彥博大笑道:「那就給我好好干!」說著把卷宗拿起來,信手一翻,目光便凝住道:「韓相公還真器重我,這一回來就委以重任。」

「就是等著相公來頂缸呢」,呂公弼小聲道:「二股河河工案,相公打算怎么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