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齊王殿下(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24 字 2020-10-25

文彥博笑著扶住道:「王爺甲胄在身,不必全禮,官家還在等候,請上馬進城吧!」說著,趙宗祐牽過一匹白如冬雪的駿馬,正是官家最愛的『玉逍遙』。

文彥博捧鞍墜鐙,恭候趙宗績上馬。

「有勞相公了。」趙宗績深望文彥博一眼,目光中的感激瞎子都能看得到的。

「不敢,能為殿下執鞭墜鐙,為臣榮幸之至。」

在眾目睽睽之下,文彥博親自扶著趙宗績上了馬,不少人不禁暗暗嫉妒,就憑這一出,只要趙宗績能笑到最後,老文的子孫八代算是都捧上金飯碗了!

於是在百官簇擁下,趙宗績騎坐下白義,手中黃韁,威風凜凜的往萬勝門而去。

五里的官道兩側,擠滿了少說十萬百姓,人們為這場郊迎大典如痴如醉……汴京城的百姓,什么場面沒見過?能讓他們如此痴迷可是很難很難。然而陳恪訓練儀仗時,引入了些後世閱兵的概念,雖然他不是行家,但只是稍稍營造出點排山倒海的氣勢,便足以讓頹廢已久的汴京百姓興奮了。

進了城,場面更是熱鬧。只見煙霧繚繞、爆竹齊鳴,就先提前過年一樣,噼里啪啦響成一鍋粥。一座接著一座的彩坊間,人流如潮,萬頭攢動;百姓們為雄壯的行軍儀仗所振奮,擠過來、擁過去,高叫喝彩、如狂如醉。

得虧開封府的官差在官道兩旁設了柵欄,不然非得亂了大套不可!

從萬勝門到宣德門不過數里,隊伍卻走了小半個時辰,讓汴京百姓好好過了把眼癮,也讓趙宗績大大的露了把臉。聽著百姓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趙宗實兩耳嗡嗡直響,一顆心也不斷下沉……他仿佛看到民心,在飛速的從自己這邊,向趙宗績流動。

好在這時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趙宗績身上,倒也沒人注意到他的異樣。

一直行到宣德門前,才看不見歡呼的人群,因為官家會親臨宮門,是以大內侍衛用柵欄將百姓攔在天街外面。

來到天街上,趙宗績也翻身下馬,步行向宣德門走去,文彥博率百官跟隨其後。

待眾人在宣德門前立定後,便聽丹陛之樂大作,宮門緩緩打開,官家乘坐御輦徐徐而出。

「兒臣拜見父皇!」趙宗績緊忙率眾臣大禮參拜。

待那樂聲停了,御輦也在宣德門前停穩。

「宗績平身,諸位愛卿平身。」趙禎難得露出笑容,站起身來,走下御輦,來到趙宗績面前,慈祥的打量起來:「黑了,也瘦了,不過看著精神多了,這道疤是怎么回事兒?」

「兒臣不孝,讓父皇擔心了。」趙宗績感動的熱淚盈眶,摸一下眉骨上一道寸許長的傷口,笑道:「沙場之上,刀劍無眼,這點皮肉傷算不得什么。」

「吾兒若是不孝,天下哪還孝子?」趙禎也感動的眼圈通紅道:「你為我祖宗社稷而戰,此乃大孝也!」

「保家衛國、匹夫有責,何況皇子乎?」趙宗績沉聲道。

「唉,看來寡人是真老了,倒不如宗績明事理了。」趙禎一臉疼惜道:「是啊,多少大宋的好男兒為國捐軀,寡人豈能只心疼自己的兒子?」

「陛下仁慈前古未有,天下人若聞聽此言,必將感激涕零、肝腦塗地……」文彥博見火候差不多了,便出聲道:「然齊王殿下甲胄在身,多有不便,還請陛下為殿下卸甲!」

「文相公不提醒,寡人險些忘記了。」趙禎親手為趙宗績解開盔甲上的一個個皮扣……這是儀式的最後一個環節,為了方便官家動手,趙宗績的盔甲也是特制的,所有的皮扣都在前身。

趙宗暉站在趙宗實的,冷眼看著這一幕,忍不住低聲諷刺道:「這小子真能演,連親爹都不認了,還孝子呢……」

他本意是給弟弟出出氣,卻忘了趙宗實也是認了新爹。聽到這話後,趙宗實一張臉漲得通紅,心里卻不禁凄涼道:『若是最後皇位旁落,我才真成了千古笑柄呢……』

趙禎為趙宗績象征性的卸甲後,便握著他的手,拉他上了御輦,父子同乘進入宣德門。

文彥博便高喊道:「禮成!官家賜接風慶功宴,百官入宮參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