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破鼓(中)(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33 字 2020-10-25

「二就是要選一些有才華又忠心的官員在身邊了,祖宗設翰林學士殿學士,是給子孫作機要秘書的。館選出來後,還得長年觀察,只有真正忠心者才可命其入內隨侍,以備顧問。」趙禎道:「這么多奏章,你只能先揀出緊要的看,大部分都得他們替你看。」

說了這么多,趙禎有些累了,便呷一口茶,淡淡道:「看看今天有什么要緊事兒吧。」

「喏。」胡言兌便把裝著實封奏章的匣子打開,不禁一愣道:「今天這么多?」

趙禎卻毫不意外,微閉上眼睛道:「念……」

「王爺,」胡言兌便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拆開封皮,掏出里面的奏本,遞到趙宗績面前,小聲道:「那些歌功頌德的廢話就別念了,從正經處開始。」

「嗯,」趙宗績點點頭,看了看封面道:「這是天章閣待制胡宗愈的奏章……君者口含天憲,言出必踐,否則何以威四海、服八方?嘉佑四年九月,陛下承諾兩年內必立太子,今已期滿又三月亦……臣雖小臣,大臣不言,自當言之,伏請年內擇賢立儲,萬不可再失信於天地祖宗,臣民百姓!」

趙禎的眼睛早睜開了,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胡言兌趕忙另換了一份,趙宗績拿起來一念,竟又是請年內立儲的奏章。

「哼哼……」趙禎竟冷笑起來。

胡言兌再換一份,趙宗績一念,還是,接連念了十幾分,都是如此。

「別念了,看看多少位心懷社稷的忠臣吧。」趙禎話雖如此,卻帶著濃濃的嘲諷之意。

「是。」兩人便一份份的查看清點。

還沒數出來,李憲輕手輕腳走進來,稟報道:「方才皇城司稟報,有天章閣待制胡宗愈等三十三名官員,一起到了登聞鼓院。」

「光上奏章還不夠,還想敲鼓?」趙禎冷笑道:「寡人怎么沒聽到鼓聲?」

「這……」李憲笑容怪異道:「登聞鼓院的鼓,今早晨破了,已經送匠作司修了。」

「噗……」一旁聽著的胡言兌忍俊不禁,趙禎也失聲笑道:「績兒的手下損招不少,不像是陳仲方的主意,多半是那王元澤的吧。」

趙宗績臉上的笑容登時凝固,但官家知道的這么清楚,自己否認和辯解沒有任何好處,只能低頭默認。

好在趙禎並不以為忤,淡淡道:「寡人記得,那鼓曾在慶歷末年破了一會,半個月才換了新的。」

「奴婢已經打聽過了,」李憲輕聲道:「登聞鼓的皮不是普通的牛皮,工部最快也得十天才能做出來。」

「嗯。」趙禎點點頭,命李憲退下,吩咐趙宗績道:「剩下的不用看了,清點出來,留中吧。讓老胡做便可,宗績你過來坐。」

「是。」胡言兌便繼續清點,趙宗績則做到趙禎旁邊。

「我大宋朝說起來是一君獨治,但其實皇帝一個人說了不算。」趙禎語重心長的望著他道:「你別看他們滿嘴陛下金科玉律,出口成憲,那都是哄人的,寡人要是真繞過中書下道中旨,保准那些大臣要跳起來,說什么『不經鳳台鸞閣何以為制?』之類。寡人只能在中書給出的意見後面,批『同意』還是『不同意』,聽起來這皇帝當得很窩囊吧?」

趙宗績搖頭道:「父皇是不願意破壞制度。」

「有這方面的原因。」趙禎欣慰的點頭道:「但更重要的,是我有自知之明。寡人也想像太祖太宗那樣乾綱獨斷,但他們是開國之君,這個國家都是他們建立的,對內政外情的了解自然遠超臣子。然而寡人自幼生在深宮,從未離開過汴京,如井底之蛙一般。相反,政事堂的相公們,都是層層選拔的才智之士,在朝堂地方久歷政務,他們給出的意見,自然要比我高明的多。」

說著他目光慈祥的望著宗績道:「現在你明白,寡人這些年,總讓你東奔西跑了吧?」

趙宗績心頭大震,眼角浮現淚花,重重點頭道:「父皇苦心,兒臣明白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