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白龍魚服(下)(2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師 1563 字 2020-10-25

與此同時,雄州邊境,陳恪終於等來了遼國的使團。

望著那長達二里的隊伍,陳恪兩眼有些發直。他邊上的副使呂公著也瞪大眼道:「這少說得五千人,遼國准備攻打我們嗎?」

「沒那么誇張,」陳恪畢竟是帶過兵的,搖搖頭道:「他們都是一人兩三匹馬,最多兩三千人。」

「那也夠多的了!」呂公著道:「你那年出使帶了多少人?」

「五百。」陳恪想一想道:「主要是撐撐場面而已。」

「通常遼國使團人更少,才兩百人。」呂公著不禁搖頭道:「這次實在是反常。」但想想,就憑這點人,在大宋境內也折騰不起浪花來,便笑道:「遼人這是吃大戶來了!」

「讓他們大部隊回去,只許五百人入境。」陳恪身後的曾布怒道,他是鴻臚寺丞,這次來是打理遼使在大宋境內一切開銷的。

「千萬別這么小家子氣,」呂公著大搖其頭道:「來者是客,都進了大宋地面,再把人攆回去大半,傳出去讓大宋的顏面哪里擱?」

「我說著玩的。」曾布撇嘴笑笑道。其實作為實際主義者,他對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徑,十分不以為然。

「好了,」陳恪輕咳一聲道:「他們來了,我們迎上去。」

兩人這才住了嘴,跟著陳恪撥馬上前迎接。他們身後,是大宋捧日軍的騎兵,無論戰力還是體面,都是大宋朝最頂尖的。沒辦法,誰讓兩國的使者碰上了就愛較勁呢?

轉眼間,兩隊人馬碰面,遼朝使節撥馬而出,陳恪眼睛好使,一看都認識。正使是遼主的寵臣,遼國趙王耶律乙辛,副使是老熟人蕭峰。

待看清接伴使是陳恪後,耶律乙辛和蕭峰都有些錯愕,對視了一眼,前者竟翻身下馬,朝他恭敬施禮道:「竟然勞陳學士遠迎,小王實在不勝榮幸!」蕭峰也是如此。

呂公著和曾布不禁驚掉下巴,他們何曾見過,遼國王公對一名普通宋官如此恭敬?

他們想象不到,陳恪在遼國的名聲有多大。他的那些詩歌,如今在遼國膾炙人口,婦孺皆知,遼國百姓早將他視為詩仙樣的人物。而他的《大學章句集注》和《中庸章句集注》兩本專著,也早就傳到了遼國,引起的轟動和重視,竟更甚於大宋。

這不足為奇,因為宋朝這邊山頭林立、學究眾多,任何新學說一誕生,自然要遭到排斥和貶低,陳恪的理學也不例外。但在遼國,哪有什么像樣的學說,是以被陳恪借著風頭正勁,順利的占領了山頭。

如今在遼國,陳恪除了大詩人的頭銜,又加上了大哲人的光環,遼主耶律洪基干脆將其指定為貴族子弟必修讀物。說的肉麻點便是,遼人見到他,就跟見了活聖人一樣……

陳恪扶住兩人,笑對耶律乙辛道:「王爺別來無恙,貴國陛下竟舍得讓你出使,真讓人驚訝啊!」據他所知,耶律乙辛和耶律洪基如膠似漆,那是一刻也不分開的。

「我也是好說歹說,才撈著這一趟。」耶律乙辛面色有些怪異,打個哈哈道:「早就想來見識一下南朝繁榮,重睹學士風華,這次終於得償所願了。」

「那可要盡興哦。」陳恪笑著點頭道。雙方按照禮節致意後,又互相介紹了正副使者,便浩浩盪盪往雄州城而去。

陳恪和耶律乙辛並轡而行,看看一眼望不到頭的遼國使團,陳恪笑道:「貴國陛下可真是看重王爺,竟派了整整一營皮實軍護衛。」

「就知道瞞不過學士的慧眼,」耶律乙辛歉意的笑道:「不錯,這些不是普通的護衛,而是皮室軍。但學士千萬別多心,我們對大宋沒有絲毫惡意。」說著自嘲的笑笑道:「這么幾千人,還不夠大宋塞牙縫呢……」

-------------------------------分割------------------------

關於趙禎父子的病是否遺傳,基本上是我自己根據史料自己琢磨的,不要深究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