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節 人精(2 / 2)

弄潮 瑞根 1554 字 2020-10-27

作為經貿司司長,張宏偉的業務能力沒的說,公認的業務尖子,但是僅僅是業務尖子還不夠,張宏偉的思路很開闊,眼界也相當寬廣,涉獵的知識面相當淵博,更難得的是和自己在很多問題看法上都比較一致,這是最難得的。

當然也不排除張宏偉是為了刻意交好自己而事先尋摸了自己的一些觀點看法,但是不管怎么樣,只要對方有這份心,而且能力不俗,這就足夠了,更何況,在有些問題上趙國棟也感覺到張宏偉也並非刻意討好自己,而是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觀點,這讓趙國棟對他也更看好。

張宏偉是相當精明的角色,張永培在利用這一次出來調研考察的機會向趙國棟靠攏的跡象很明顯,前期趙國棟對張永培的工作不太滿意,他也觀察到了,而張永培似乎有些看不清形勢踩不准步伐,所以才會被趙國棟好生敲打了一番,尤其是在國家級研發中心實驗室項目問題上給了張永培很大壓力。

你要說這些項目里沒有一點貓膩當然不可能,在委里邊浸銀這么多年,誰沒有個三朋四友,誰沒有個關系密切來往頻繁的?私人感情轉化到工作中自然也就會在一些項目審批和資金扶持上體現出來,在張宏偉看來這都很正常,趙國棟也不是不通時務的老古板老學究,只要不是原則問題,他也不會去無事生非的揪住一些細節不放,但是你若是不買他的帳或者陽奉陰違,他也自然有的是辦法收拾你。

把稽查辦的人和高技術產業司的人一起分派下去查很快就有了回音,高技術產業司也不是你張永培只手遮天的地方,這里邊的精明人多如牛毛,分管領導和你司長不合拍,這些氣味幾乎不用人說就有人能嗅出機會來,立馬就能查出一些問題來,雖然不能說你高技術產業司就有多大責任,但是挨頓臭罵,問一下你的監督責任,甚至讓紀檢部門給個通報,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張宏偉還是有些佩服張永培的姓子,立馬就能抹下臉來想辦法溝通協調關系,在張宏偉看來趙國棟似乎也沒有打算真的要拾掇張永培,否則也不會讓高技術產業司和稽查辦一塊兒來核實清理,這就是給你一個警告,如果你在不識時務,那就對不起了,要收拾你那也是分分秒秒。

當然你張永培能「幡然悔悟」自然好,他趙國棟也可以不計前嫌,張宏偉對於這里邊的門道也是看得清楚,趙國棟這一手你別說還真管用,先前都還對趙國棟這個副主任有點陽奉陰違敬而遠之的孔祥龍和庄雲祿都立即規矩了許多,不說早請示晚匯報,但至少沒有人敢在趙國棟面前拿大了。

張宏偉是從一早就認定了趙國棟非池中物的角色,在他看來張永培這些行徑純粹就是不識時務,自找苦吃,其他不說,趙國棟能三十五歲當滇南省委組織部長,三十六歲當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你以為真是踩了狗屎運這么簡單?

沒有點手腕沒有點背景沒有點本事,你以為中央真是異想天開就把他擱這位置上了?

傅泉那樣老到成精的角色都主動給趙國棟壓擔子擺明車馬要扶上馬送一程的架勢,童立國那么牛的人,在化肥進口權上針尖對麥芒的較量一番,不也一樣沒討著好?

看不清大勢者,只有被淘汰,他張宏偉不想被淘汰,而且還想要借著這個潮頭搏一把,那自然就要乘風借勢了。

要投效就要趁早,張宏偉是認准了這一點,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留下的印象好得多,趙國棟現在初來乍到,立足維穩,很多情況也不還不熟悉,正是交好的好時候,等他地皮子踩熱了,情況熟悉了,身邊圍著的人也多起來的時候,你再想要擠進去就不易了。

要說為一個副主任這樣煞費苦心似乎有些不值,但是張宏偉清楚,發改委里邊水太深了,司局和直屬部門三十好幾個,光是副秘書長都是四五個,經貿司在三十來個部門里邊太平凡了,這里邊的人才也太多了,想要在發改委里邊出頭也太難了。

張宏偉認定趙國棟在發改委里邊呆不了太長,頂多就是兩三年時間就要下去,到時候,也許就有自己一番際遇的時候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