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我是冤枉滴!(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2239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前世的韓藝如果要跑路的話,一般就兩個路線,不是天空,就是海洋,陸地上真是太危險了,很難逃出生天,在這古代,寬大的運河就跟後世的海洋一樣,很難去攔截,或者去追蹤。

但是就這么算呢?

王大金父子當然不會,這幾乎是他們全部的家當了,真是要了親命啊,一方面他命手下沿途去追蹤,一方面趕緊去往府衙報案。

揚州府衙。

「楊公,楊公,你可得為我們做主啊!」

王寶幾乎是趴在地上,一邊大哭著,一邊向楊思訥說道。

他們算得上幸運的,楊思訥親自出面受理此案,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此事跟楊家沒有關系,那也不見得楊思訥會親自出面。

而沈笑也不遑多讓,雖然沒有大哭,但也是滿面委屈的喊冤,「楊公,那幾個扶桑賊人好生可惡,竟敢在我大唐行騙,這分明就是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你可一定要捉住他們。」

楊思訥聽得他們喊冤,卻也是滿面困惑,抬手道:「你們先別著急,我且問你們,你們這金子究竟是怎么不翼而飛的?你們不是說金¢,子一直在你們手中,為什么會變成了鐵板?」

王大金也是困惑不已,至今也沒有弄明白為什么金子會變成鐵板,答道:「回稟楊公,這其實我也一直在想,但兀自百思不得其解,當時屋內就我們幾個人,金子也一直在我們眼皮底下,不可能會被調換。」

沈笑附和道:「王叔說的不錯,這金子我們不僅見到過,而且還親手驗明過,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對方根本不可能下手,不過----。」

楊思訥道:「不過什么?」

沈笑道:「不過期間發生了一點從圖,一度很亂。」

楊思訥皺眉道:「你的意思是,他們是趁亂把金子給調換呢?」

王大金連連搖頭道:「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楊思訥哦了一聲:「為何你說的恁地篤定?」

王大金道:「當時的確很亂,若是僅有一錠金子那倒是有可能被人調換,但這裝金子的箱子說小也不小,當時屋內就幾個人,如果他們要調換箱子的話,首先還得拿出另一個箱子來,而這箱子又不能藏在身上,如果他們想要調換,一定會被我們發現的。」

「這真是奇了。」

楊思訥愁眉沉吟著,「莫不是那幾個扶桑人會懂得法術?對了,你們可知道這幾個扶桑人是什么來路?」

王寶一聽,突然想起什么似得,指著最右邊的韓藝,面色猙獰道:「是他,一定是他,他與那幾個扶桑人是一伙的,就是他把那些扶桑人給引來的。」

你丫除了會嚷嚷,還會干什么?真是沒點頭腦,老子若是栽倒你手里,那老子真會死不瞑目。韓藝登時叫道:「楊公冤枉,小子冤枉啊!小子是無辜的,這不管小子的事,小子也只是偶然遇到他們的。」這話剛出來,眼眶就紅了,淚水開始聚集,旁人不知,定會覺得他好像受了莫大的冤屈,這廝的演技真是---(看在他是主角的份上,就不多說了,給他一些顏面。)

王寶激動的說道:「你還敢狡辯,快說,你把錢都藏到哪里去了。」他是多么的希望錢是被韓藝拿去了,若真是那樣,他寧願不怪罪韓藝,只要你把錢還我就行了。

楊思訥先是一抬手,讓王寶先別出聲,然後向韓藝問道:「你姓誰名誰,家主何處?又是怎么與那些扶桑人認識的?」

韓藝一副懦弱的神態,眼淚已經懸在睫毛上了,低聲道:「小子名叫韓藝,家住城外梅村,本是一個小農,只因前些日子家中田地被大水沖了,田中糧食毀於一旦,而家父也遭遇意外,被雷電劈死,小子也是僥幸撿回一條性命,這些王公子可都是知道的。」

楊思訥瞧向王寶。

王寶點了點頭。

韓藝又繼續道:「小子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在外面尋事做,希望能討口飯吃,可就在幾日前,小子在梅村以南的地方遇到桑木等人,他們當時向我問路,還說如果我給他們帶路,就給我一些錢,小子當時真的非常需要錢吃飯,於是就幫他們帶路,後來又幫他們找到四方旅館,他們果然給了小子不少錢。

之後他們又說在揚州人生地不熟,於是就讓小子幫他們跑跑腿,到後來他們又覺得小子挺不錯的,於是就讓小子幫他們賣黃金,還說賣出一兩金鋌,就給小子價值十文錢的絹布,就算沒有賣出,也沒有關系,小子自然就答應了下來,但小子認識的富人也不多,最熟的就是王公子,其次就是曾救濟過小子的沈公子。

於是小子先是去到王家,問他們要不要金子,但是王叔說他不要黃金,而後小子又找到沈公子,沈公子一口答應下來,而且還給小子一些錢,讓小子將賣主告訴他,其實我本是不想的,因為我賣出一錠金子,就能賺十文錢,前面王公子也問過我,我都沒有說,但因為沈公子曾救濟過小子,而且他又加了一些錢,於是小子就帶著他去找那些扶桑人,可是沒想到去到那里的時候,見到王叔和王公子,小子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們會在那里。」

楊思訥向王寶問道:「他說的可是事實?」

王寶支吾不語。

王大金點頭道:「是---是有其事。」

楊思訥好奇道:「既然他並沒有告訴你們,那你們是怎么找去的呢?」

這越問越尷尬了,王大金在楊思訥面前,可不敢撒謊,訕訕道:「回---回楊公的話,我們---我們是派人跟蹤他,才找到那些扶桑人的。」

「原來如此。」楊思訥點點頭,心里當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又看向沈笑。

沈笑也點頭道:「是這樣的。」

話說至此,王寶也不敢多言了。

人家又沒有告訴你任何消息,是你們死皮賴臉,還派人去跟蹤他,這你只能去怪那些扶桑人,絕對怪不了韓藝。

沈笑都比他們有資格一些。

楊思訥瞧了眼韓藝,見其面容青澀,年紀不大,心里開始尋思著,這姓韓的小子本就是我揚州人士,而且又是一個窮小子,怎么可能跟那些扶桑人搭上關系,合謀騙錢,多半也是被利用了,如果他是跟扶桑人一伙的,當時就應該引誘王大金他們前去買金子,可是他並沒有這么做,是王大金他們自己前去的,而且他現在也應該逃跑,而不是來這報案。

在唐代,特別是唐代初期,是非常非常看重律法的,其中唐太宗時期所著的《貞觀律》對後世的律法都影響深遠,而唐朝律法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慎刑,能不用酷刑,就盡量不用,這在唐高祖起就是如此了,其中以唐太宗為代表人物。他主張「以寬仁治天下,而於刑法尤慎。」

也就是說,歷代帝王凡以仁義治天下的,其統治時間就長久;凡以嚴刑酷法對待人民的,雖然能收一時之效,但很快就敗亡了。

而他的最佳拍檔魏徵,還主張在審訊時,要求「不嚴訊,不旁求,不貴多端」。即以事實斷罪,不嚴刑拷打,不使用各種手段,以求罪證。他勸諫唐太宗要慎刑,治理天下要以仁義為本。這種慎刑的思想後來均體現在唐律的編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