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政治聯姻(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947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接下來的事,自然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該怎么做,紛紛向楊展飛敬酒,都是官場中人,別的不說了,這拍馬屁的功夫,還真就沒有服過誰。

這和前面敬韓藝酒不同,敬韓藝多半是因為楊思訥,但是敬楊展飛的酒,那全都是發自內心的,什么虎父無犬子,什么英雄出少年,這馬屁就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真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啊!

楊展飛雖頂著貴族子弟的光環,但畢竟還是年輕,而且從未立過如此大的功勞,這兩三輪下來,就有些飄飄欲仙了,一杯又一杯,喝得十分開心。

而楊思訥一直坐著沒有做聲,他當然不會敬兒子酒,就算他敢敬,楊展飛敢喝嗎,余光微微瞥向韓藝,見這小子正和小野兩個人埋頭在那里大吃大喝,好不開心,心里哪能不明白,心道,好你個小子,竟然又算計到我兒子頭上了。

韓藝是什么人,千門中人,任何時候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楊思訥一看過來,他立刻反應過來,趕緊收斂幾分,低聲道:「小野慢點吃,人家都看過來了。」

小野倒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的,他師父教他的,c,男人嘛,就應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斯斯文文的,細嚼慢咽,那都是女人的,但是見韓藝這么說,還是「哦」了一聲,喝一杯酒,二人皆是一副蛋疼的表情。

楊思訥都瞧在眼里,但是也沒有做聲,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等到他們敬酒完後,才咳了一聲:「犬子在保衛揚州一戰中,表現尚可。功過皆有,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英雄就無從談起,但他這般年紀就能做到如此,我這做父親的也是深感驕傲。」

說到這里,他轉過頭去。看著楊展飛道:「展兒,但是你切不可自滿,相比起那些真正的英雄,你就還差遠了,而且我們楊家祖訓也再三提到,為將者,當戒驕戒躁,因為驕兵必敗,你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切記,切記。」

作為父親,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有本事,鼓勵那是必須的,楊思訥一開口就肯定了楊展飛在這一次保衛戰的表現,這也是事實,楊展飛的確做得非常不錯,但是一味的鼓勵就成了寵愛、縱容。所以隨後楊思訥很直面的指出楊展飛的不足之處,因為楊展飛剛才的確有些飄飄欲仙。楊思訥還是希望楊展飛能夠腳踏實地,就你現在這點本事,給你一雙翅膀,你也飛不起來。

相比較起來了,韓藝就顯得過於低調了,給人一種應付了事的感覺。這也讓楊思訥非常頭疼。

楊展飛頓時醒悟過來,收起臉上得意的微笑,頷首道:「父親諄諄教誨,兒自當銘記於心。」

楊思訥點點頭,不再多說。這么大的人了,還要是老是念叨,那就永遠長不大,雙目掃視在坐的人,道:「此番平叛,能夠取得大勝,在坐的各位都是功不可沒,我已經將在座各位的功勞一一稟告給朝廷,相信賞賜很快就會下來的。」

「噗!」

正當在坐的人,感到十分欣喜,准備答謝楊思訥時,一個十分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只見韓藝一口酒噴出,「咳咳咳,抱歉,抱歉,咳咳。」

嗆得半死的韓藝,又見眾人看來,急忙招手致歉。

一個絡腮胡中年漢子哈哈道:「沒事,沒事,韓小哥恁地激動,那也是應該的。」

其余人也紛紛笑了起來。

他們帶兵打仗是為了什么,無非也就是想上位,想得到皇帝賞賜,要是楊思訥不上報,那他們肯定會不滿,所以將心比心,他們自然以為韓藝一定是太高興了,這一份奏章上去,韓藝肯定也能得到不少的賞賜。

我激動你女兒!韓藝好不容易緩了過來,雖然臉上還掛著笑容,但卻比哭還要難看,朝著楊思訥道:「楊公,你---你不會把小子我也報上去了吧。」

楊思訥瞧著韓藝,眼中閃爍著幾分笑意,嘴上卻大義凜然道:「你這么問是何意思,莫不是以為本官會貪你的功勞。」

「小子不是這意思,小子只是---。」

「不是便好,你放心,本官只是據實以報,是你的功勞,誰也搶不走。」楊思訥很是干脆的說道。

我算是看出來了,你這是逼我入官場啊!老大,我還沒有十八歲了,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你好歹也等我幾年啊!韓藝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說是好,暗道,這姜果然還是老的辣呀。

其實韓藝還真的想多了,韓藝以為楊思訥是想用聖旨逼他入官場,但也不想想,他是什么地位,一個只比奴隸高那么一點點的普通百姓,豈能驚動聖旨,你真是痴心妄想。

這皇帝封賞,首先封賞的一定是統帥,這是應該的,因為懲罰也是先懲罰統帥,不會懲罰士兵,也就是說,此戰得勝楊思訥和婺州的崔刺史肯定是功勞最大的,賞賜也是最豐厚,但是他們肯定會拿著這賞賜賞給手下的部將,貴族都不差錢的,而且朝廷肯定也會封賞他們帳下的部將,反正就是按軍功制度算。

就單說揚州保衛戰,按理來說功勞最大的肯定是韓藝,但是朝廷肯定會把這份功勞記在楊展飛頭上,韓藝只能算作為一個輔助楊展飛的謀士,也就說楊展飛的手下,因為韓藝地位太低,出身不好,朝中大臣多半都是貴族,他們當然會優先考慮自己家族的子弟,不要想也知道,這對於楊展飛而言,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楊家的人肯定會趁機將楊展飛從楊思訥的羽翼下推倒人前,讓皇帝知道楊家又出了一位後起之秀,增加楊家在朝中的人員,保證楊家的勢力不會減弱。

即便楊思訥在奏章上特別表揚韓藝,朝廷也不會太去關注這個小子,因為這份功勞記在韓藝頭上,所能得到的少之又少。但是記在楊展飛頭上,那完全就是兩碼事了。

楊思訥當然也知道,他之所以在奏章上提到了韓藝,其實朝廷也不會怎么重視,也就是給韓藝一個機會,讓韓藝有軍功在身。如此一來,到時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讓韓藝在他手下任職,這樣也不會有人不服,對韓藝以後的發展也極為有利的。

由此可見,楊思訥還是非常看重韓藝的。

因為韓藝的品行,才智,性格,都非常符合楊思訥心目中的人才,低調。謙虛,游泳用某,所以他對韓藝是非常的喜愛。

韓藝完全不了解其中的道道,但他心想,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解決了再說,突然起身說道:「楊公。小子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