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酒肉穿腸過(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2219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這話風不對啊!

鄭伯隅、崔偲、盧秋子三人滿面困惑之色,說好的利用孔子賺錢呢?

鄭伯隅茫然道:「那外面那些消息?」

韓藝嘆道:「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得知我們鳳飛樓要演出關於孔聖人的話劇,這確實是真的,我們一直在排練,但是要說利用孔聖人賺錢,亦或者提高自己的名望,這絕對是子虛烏有。我們鳳飛樓話劇的票一直都是一文錢,這從未改變過,而且我們北巷生意已經穩定了下來,說句不恰當的話,我演猴子的故事都比演孔聖人要賺錢的多。至於名望,如果這樣就能夠提高的話,那未免也太簡單了一點。

坦白說,在我決定籌劃孔聖人的話劇時,我手下很多人都是反對的,因為他們都覺得這是無法盈利的,反而會引起非常大的反響,他們希望演關於猴子的故事,畢竟現在猴子的故事現在這么火,大家都愛聽。我這么做,完全就是因為我個人推崇儒教,我希望可以借此去推廣儒教,但是我真沒有想到會演變成這樣,這可能也是我考慮不周,以至於讓人給鑽了空子。我其實方才已經決定不演孔聖人了,但是我怕出去解釋會引發暴動,還望三位長輩幫我跟外面那些儒生說一聲,我已經知道錯了,還請他們原諒我這一回。」

鄭伯隅、崔偲、盧秋子不斷的用眼神在交流。

現在的關鍵,不是侮辱不侮辱的問題了,而是儒、道、法、佛四教相爭的現實了。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李唐王朝是將老子視為祖先,為了穩定自己的政權,不管實際怎么做,表面上必須要首推道家,李唐王朝也一直都是這么做的。只是因為道家的思想在統治、治國、為官方面,還是有所欠缺,道家崇尚的無為而治,采用的柔性策略,但是李世民他是殺兄殺弟,奪來的皇位,怎么可能采取無為而治,肯定是要采取強權統治的,這方面儒家的思想其實是最適合的,可如果從道德上面來說,那又是完全對立的,因此李世民采取的是首推道家,包容萬教的政策,一般來說,官員在執政期間,還是以儒家為主,退休之後就以道家為主,不同的思想滿足不同的人生階段。

但是不管怎么說,儒家思想在隋唐還是受到了不小的沖擊,隋朝崇尚佛教,唐朝崇尚道教,但其實佛教的勢力也非常大,唐朝在這方面倒是很自由,李世民雖然有打壓佛教的念頭,但還是包容更多,長安的寺廟遠比道觀要多得多。

而山東士族那是純種的儒學家族,他們堅持的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現在道家、佛教這么強勢,儒教心里也緊張呀,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他們聽到韓藝提出利用話劇來推廣儒教的策略,不禁眼中一亮,這是一個好辦法呀,百姓看不懂論語,但是他們看得懂話劇呀。

他們來的時候,之所以這么憤怒,原因也是跟外面那些人一樣,受到那些消息的影響,但是如今想想,好像不是這么回事,心里就在想,這肯定是有人故意借此抨擊韓藝。

這就尷尬了。

三人其實都已經贊成韓藝的提議,但是誰也不想打自己的臉,用眼神讓彼此去說。

韓藝完全看在眼里,心中暗笑。

最終還是鄭伯隅開口說道:「韓藝,如此看來,是我們誤會你了,我們倒也沒有想到,你原來這么崇尚儒家思想。咳咳,老夫認為你的想法非常不錯,可謂是用心良苦呀,應該堅持下去。」

韓藝連連搖頭道:「不行,不行,不瞞三位,其實我只是想盡以綿薄之力,但是我沒有想到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外面這情況,我心里也很害怕,現在我自身都難保,萬一有人借機對付我,那我是得不償失,我不過就是田舍兒,外面那些儒生比我聰明幾百倍,這儒家大事,我搬搬磚還差不多,如果這磚搬不動,那我不會勉強,不是少了我,儒家就不行了。」

崔偲擺擺手,道:「此言差矣呀!外面那些儒生也是誤會你了,才會如此沖動,這事解釋清楚就行了,你無須害怕,咱們儒生懂禮數,明是非,心懷仁善,是很好溝通的。」

韓藝嘆道:「這我當然知道,但是我一個田舍兒去跟他們解釋,他們不會聽啊!」

盧秋子笑呵呵道:「這簡單,我們去幫你解釋一下就行了。」

他們三人德高望重,在社會上擁有極高的名望,在儒家中,他們一句話,比皇帝的話還要好用一些。

這么上道,你們比你們的孫子要好忽悠多了。韓藝受寵若驚道:「這不好意思吧,我韓藝何德何能,豈敢勞煩三位長輩!」

鄭伯隅呵呵道:「無妨,無妨,你一個小子都在想著為儒家盡一份力,我們心中實在是羞愧,理應支持你。」

就在這時,茶五突然走了進來,道:「小藝哥,宋國公來了。」

我的老丈人!韓藝倏地起身,本想親自去迎接,可又想方才他們三人來,自己也沒有親自去迎接,這么露骨的拍馬屁也不太好,於是道:「快快有請。」

鄭、盧、崔三人見了,不禁面面相覷,這還驚動了宋國公啊!

過得片刻,就見蕭銳走了進來,可在他邊上還跟著一位白眉僧人,約莫五十來歲,慈眉善目,滿面滄桑,身著朴素的僧服。

蕭銳入得大廳,忽見鄭伯隅等人,哎呦一聲,拱手道:「三位前輩也在啊!」

蕭銳好歹也是國公,見到他們三人,也得恭敬有禮,可見他們三人的威望。

鄭伯隅撫須一笑,「宋國公別來無恙了。」目光忽然看到那位僧人,皆是一驚,急忙行佛禮,道:「大師,別來無恙了。」

那僧人回敬佛禮,「許久未見,三位施主兀自精神矍鑠,真是可喜可賀。」

「大師過獎了。」

這三人也是畢恭畢敬。

靠!這僧人恁地牛x?韓藝暗自一驚,上前行禮道:「小子韓藝見過宋國公。」

蕭銳好奇道:「韓藝,為何外面恁地多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