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科學思想的萌芽(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676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屹立不倒!

不可撼動!

這又是典型的韓藝式言論。

此言一出,甭管鄭伯隅他們此時對於韓藝有多大的意見,也會感興趣的,至少會認真聽完。

「願聞其詳!」

王叔本滿面好奇道。

這么快就上鉤了,真是太沒有挑戰了。韓藝神情漸漸嚴肅起來,道:「我對於學術上的理解,頗為不足,但我是一個買賣人,同時也是一個官員,因此我對於宣傳造勢,權益爭奪方面還是有些見解的。拿佛教來說,佛教崛起方式其實非常簡單,首先,佛教依靠前世來世吸引眾多沒有文化的百姓加入,從而壯大自己的勢力,這勢必就會引起朝廷的重視,朝廷一旦重視了,那么天下人更加會重視佛教,那么大臣也會開始重視,利用佛教的一些理論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那么佛教的理論就更加會被大家認同,這就是一個良心循環。如今朝堂上雖然沒有穿袈裟的,但是這樣發展下去,很難不保證今後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鄭伯隅點點頭道:「言之有理,佛門信徒多半都是一些愚昧無知之人。」

「前輩說的極是。」韓藝一笑,又接著說道:「但這恰恰是咱們儒家最薄弱的一環,儒家的強盛,在於得到君主的認同,但是缺乏直接面向百姓,雖然儒家有教化,也非常成功,但是沒有直接給予百姓實際的利益,反而是在束縛百姓的生活,產生的利益一切都是通過君主,但是多半百姓都不明白儒教思想在其中的功勞,他們只會歌頌君主的仁政,而非是儒家,太宗聖上遵從的道教,但是兀自受天下百姓愛戴。

從此也可以證明,儒家過於依靠君主,缺乏百姓的支持,這若在漢朝倒也無所謂,但是現在有了佛教,佛教不斷在吸納這些百姓。正如我方才所言,一旦百姓都信佛,那么君主還會儒家思想治國嗎?即便是用,也會冠以佛教之名,因為這樣百姓會更加認同。一旦君主不再認同儒家思想,那么儒家將會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我想各位應該沒有忘記秦朝的焚書坑儒吧。」

幾人一聽,不由得小抽一口冷氣。

焚書坑儒在儒教可是忘不了的傷痛,也正是因為焚書坑儒導致孔孟的正統儒家思想喪失大半,現在儒家思想其實有別於先秦時候的儒家思想。

這都是因為秦王朝尊崇法家,也是靠法家才崛起的,儒家思想在秦朝根本就不受寵,但是儒教思想可以說系在君主身上,佛教就剛好相反,佛教跟朝廷的政策沒有半點關系,是完全面向百姓的,可是,如果佛教有了龐大的百姓群體支持,朝廷不想也得認同佛教。

這慘案在前,鄭伯隅等人難免不是細思極恐,越想越是害怕。

盧秋子困惑道:「就算你說的非常對,但是你這一番言論就可以改變這一切?」

「不錯!」

韓藝回答的非常肯定。

「那你倒是說說看。」

盧秋子好奇道。

韓藝道:「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儒家要改變以往的策略,開始面向百姓,增強在百姓心中的影響力,讓更多的百姓尊崇儒家思想,但是百姓不識字,光憑現有的思想難以給百姓產生直接的利益關系,這就必須添加新的思想進去。有兩種辦法,其一,就是跟佛教學習,增加前世來世的觀點,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孔聖人已經明確表示『未知生,焉知死!』。那么只能走第二條路,就是完全與佛教相反得路,我們就談今生,不談前世,也不談來世,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其實對於百姓而言,今生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我們必須就要找一個切入點,將儒家思想轉向百姓,也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究竟如何運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幫助百姓,給百姓帶去最為實際的利益,正如我那一番言論,發揮儒生們的天賦,去幫助農夫種出更多的糧食,去興修水利,去發明創造,直接給百姓帶去更為富足的生活。如果百姓碗里每一粒飯都充滿了儒家的智慧,他們心中能不惦記著儒家嗎?想那神農受是人敬仰,就是因為他舍己救人,嘗百草,治百病,這是最實在的幫助。一旦儒家的思想可以滲透到百姓生活中的一切細節,那么儒家的影響力誰還能夠撼動?」

幾人點著頭,但眉頭卻又都皺成了川字,顯得非常矛盾。

鄭伯隅道:「話雖如此,但這並非我儒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