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反串(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841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你們先別管這份奏章是誰寫的。」

李治似乎也不打算立刻幫韓藝澄清,道:「朕如今想知道各位愛卿對這一份奏章有何看法?」

「老臣以為這份奏章言過其實。」

許敬宗站出來道:「先帝曾說過,『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此等胸襟,始皇可不曾有,而且,那阿史那思摩將軍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少大臣紛紛點頭,他們其中還有一些人就是嫌唐朝太開明了。

「許學士此言差矣!」

一個須發黑白摻雜的老者走了出來。

許敬宗見得此人,不禁一愣,但卻非常和氣的說道:「還請光祿卿賜教。」

此人名叫盧承慶,出身范陽盧氏,不用說肯定是盧師卦堂伯或者族叔之類的,目前任職光祿卿,不過此人一直以來都是非常低調的,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歷史上「寵辱不驚」這個成語說得就是他,他當官真的就是為國出力,官職大小,是升是降,他都無所謂,因此才用寵辱不驚來評價他。另外,許敬宗也不是人人都看不起,有名之士,他就能以禮相待,但無名之人,他都不攏邊的。

但是許敬宗對於盧承慶的出現,感到非常詫異,那道奏章擺明就是反對士庶階級觀念的,我這是在幫你,你們還跟我唱反調,你應該支持我才是。

盧承慶不急不慢的說道:「阿史那思摩只是個別例子,不能一概而論。在我朝選拔官員,不管是舉薦,還是科考,都還是以世族大家為先,才能、品德次之,只是比起魏晉時期來,這在我大唐是不成文的規定,而魏晉時期是成文的規定,但是成文也好,不成文也好,這種風氣也阻礙了國家選拔人才,不利於國家發展。」

他的話很簡單,也很普通,但是卻引起文武大臣震驚不已,你山東士族怎---怎么開始挖自己的根了。

又有一人站出來,道:「啟稟陛下,微臣贊成光祿卿之言。」

此人名叫王崇基,出身太原王氏,乃是唐初四大宰相之一王珪的長子,官至主爵郎中,襲封永寧郡公。

崔義中也站了出來,道:「陛下,無規矩不成方圓,朝廷應該統一制定選拔人才的標准,避免有些人任人唯親,結黨營私,滋生腐敗和黨羽之爭。」

大家是徹底傻眼了,搞什么東西,一向最為維護士族利益的山東士族,竟然要求廢除士族的優待,這真是太詭異了。

哦---我知道這一道奏章是誰上的了。韓藝微微一笑,這下好玩了。

李治瞧了眼目瞪口呆的大臣們,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輕咳一聲,道:「幾位愛卿言之有理呀,選拔官員,一直以來都是朝廷的頭等大事,一個好的官員可以造福一方百姓,而一個壞的官員,也可以禍害一方百姓,國家的興亡在於百姓,百姓的興亡在於官員,而官員的任免,又在於朝廷,因此人才選拔,直接影響國家的興亡。自先帝以來,朝廷就一直非常重視官員的選拔,但似乎做得還不夠。這一道奏章真如醍醐灌頂,令朕幡然醒悟,關於人才的選拔,已經是迫在眉睫,朕想聽聽各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群臣沉默,事能這么做,但話不能這么說,任你怎么說,反正實際操作還得由人來決定,是人就免不了人情。

崔義玄突然站出來,道:「回稟陛下,老臣認為朝廷當全面推行科舉制,將科舉制視為入仕的唯一途徑,如此一來,在選拔官員上面,便可做到人人平等,而且也能夠提拔更多的人才上來。」

瘋了!瘋了!

貴族們仿佛感覺到天崩地裂一般,科舉制可是隋文帝弄出來埋葬士族的,你身為士族竟然支持科舉制,這不是瘋了又是什么。

李治頻頻點頭,道:「愛卿之言,甚合朕意。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科舉可以為朕求得更多的人才,朕也認為朝廷當大興科舉。」

如果是科舉是唯一入仕的途徑,那門第就徹底拜拜了。

「陛下聖明。」

李義府立刻站出來高呼道。

一干進士出身的寒門官員全部站出來,表示支持這一決議。

其余的貴族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如果只是寒門開口,他們當然會找出各種理由反駁,但是山東士族往這一站,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擊了,人家同樣是士族,而且在名望上還是士族之首,他們都贊成科舉制,追求公平、公正、公開,這些人還能說什么。

「微臣反對!」

正當這些貴族感到焦慮不安的時候,一聲天籟之音在耳邊響起,眾人滿含激動的淚水趕緊尋聲望去,可一看到那人,眼珠子差點沒有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