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退一步開闊天空(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806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李治自始至終都未說出這一道奏章是誰上的,但是如今看來,也不像是韓藝上的,但大臣們都無暇思考這事,他們更多的是思考的科舉,當然,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在思考這科舉該如何改革,而是在思考興科舉會給他們帶來的利弊。因此退朝之後,大臣們都是在議論紛紛。

如果從中國整個歷史上來看,科舉的出現,那是必然的,是不可阻擋的,就封建體質而言,要么就是九品中正制,要么你就科舉,沒有第三個選項。

但是如今是唐初,科考是隋朝才出現的,大家還都深受九品中正制的影響,因此對於科考,朝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

另外,唐朝的科舉制度也是比較合理的,科目很多,而且鼓勵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詩賦就是需要思想的開放,唐詩的璀璨,跟唐朝的科考也有莫大的關系,直到明朝的八股文,才將科舉視為思想禁錮的工具,這其實是一種倒退。

李治雖然沒有就此下以定論,但是他現在擺明要興科舉,要打破士族對於權力中心的壟斷,問題是山東士族竟然全部支持科舉,再加上民意也是如此,很多大臣也都明白,皇帝現在要改革,科舉就是試金石,這是不可阻擋的,他們的思考漸漸從利弊轉到如何讓科舉變得對自己有利。

其實興科舉,也符合韓藝的利益,因他也想借著科舉,將自己的賢者六學發揚光大,沒有什么比科舉更適合推崇賢者六學了,因此他建議是更改科舉的內容。

.......

早朝過後,四大家族的人齊聚王家。

「看來韓藝已經洞悉了我們的用意。」

崔義玄面色凝重道。

王福疇道:「若是考儒、道二經,咱們四大家族全部都占有絕對的優勢,若是考策問,這就需要臨場發揮了,從而削弱我們四大家族的優勢。」

崔義玄道:「還有就是韓藝希望將他的賢者六學加入科考中,這些可都不是我們家族擅長的。」

崔義中道:「制科一直不受重視,由他去就是了。」

「這可不一定。」

盧秋子道:「如今寒門非常推崇賢者六學,如果廣大寒門都重視著制科,說不定還真能它發展起來。」

崔義玄突然瞧向崔戢刃,道:「戢刃,你怎么不說話,這可是你提出來的。」

其實那一道奏章,正是崔戢刃上的。

崔戢刃微微一笑,自信道:「我們四大家族擁有深厚的底蘊,而且我們可以動用的整個家族的財力、物力來應付科舉,所以不管考什么,相對於寒門考生而言,我們都占有極大的優勢,這如果我們這都考不贏,那只能說我們太笨了,怨不得人,還不如回家種田去。」

王玄道淡淡道:「只要興科舉,我們四大家族必定能夠重返朝堂,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各位長輩用不著擔憂。」

崔義玄他們幾個相覷一眼,只嘆世道變了。鄭伯隅撫須呵呵笑道:「行行行,你們現在是家主,都由你們說了算。」

盧師卦一聽鄭伯隅這話,頓時來精神了,突然道:「我們想要借科舉重返朝堂,首先一點,就是要做好自己,因為科舉憑的可是真本事,增強自身的實力,是我們為科舉必須做的准備。我們不能再固步自封,我們應該學習陛下勵精圖治的精神,先完成自身的改造,首先這近親成婚,於後代不利,我們必須要避免這一點。」

大家面面相覷,都不做聲。

盧秋子輕咳一聲,道:「師卦,這事以後再說吧。」

盧師卦道:「此事往後拖,越對咱們家族不利,我尊重各位長輩的意思,但是我希望我們不能僅限於我們四大家族聯姻,我們還可以跟關中貴族、江南士族采取聯姻,另外,我們也可以在婚姻中推行尚賢之風。幾年前我曾去到北邊,曾遇到一個大戶人家,采用比武招親的方式,為自己選女婿。我們將武改成文,用賢德、品行、才學來評定一個人。」

他生平最恨近親聯姻,因為他學醫的,他明知遭此下去,他們的後人都是飽受其苦,他又做不到視而不見,他現在當了家主,首要的就是要改變這一個現象。

崔戢刃微微皺眉,道:「這倒是一個好主意,如果能夠吸引足夠多的士子參與這比文招親,我們的家族的名望反倒會與日俱增,而且還能為我們家族補充更多的人才進來。」

王玄道當然是挺盧師卦的,道:「其實我們只需要嫡長子的血統純正,就足以了,這樣就能減少我們家族相互通婚。而且我認為韓藝在訓練營提出的貴族精神是值得我們提倡。我們前面之所以被韓藝攻擊的毫無還手之力,就是因為我們家族中也不少害群之馬,他們並未遵守我們家族的門風家規,在百姓面前傲慢無禮,目中無人,我們必須將士族的傲慢放在心里,以謙謙君子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人,這樣才會重新贏得百姓的尊重。」

鄭善行點頭道:「我贊成玄道的話,為什么鳳飛樓的人會如此擁護韓藝,就是因為他尊重每個人,其中也包括下人,而我們家族恰恰將那些下賤之人,視為牲畜一般,這只會養成一種不良的風氣,首先我們就必須要從我們自家的下人做起,如果我們家的人都能夠尊重家中的下人,那他們自然也會尊重百姓,這必須要從小養成。

另外,我們家族以前通過聯姻獲取大量的錢財,如今繼續這種聯姻,顯然是不行的,但是為了彌補這部分損失,我希望我們家族能夠積極參與買賣中去,我們家族擁有人脈、人力、物力,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也必須把握住這優勢才行。」

這四人你一言,我一語,鄭伯隅他們都插不上嘴,只能傻傻的望著他們。

而且他們的建議,實在是與山東士族的傳統大相徑庭,什么是禁區,他們就專往哪闖。

崔義玄道:「這話在你們心中藏了很久了吧。」

崔戢刃道:「從父,蘭陵蕭氏的那篇文章寫得非常對,如果我們再不做改變的話,恐怕也會步其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