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略性撤出(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2134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其實韓藝並沒有說謊,就算許敬宗沒有趕來,他也不會當擔太子的老師,不是他情操高尚,而是因為他聽從了長孫無忌的建議,能否將太子爭取過來,這是沒譜的,因為這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關鍵在於太子這個人,但是跟太子來往,這個要利大於弊,他知道對於太子而言,這老師太普通了,李治會給他找很多老師,但是李治肯定不會給他找一位朋友,皇帝都是孤家寡人的,因此韓藝早就要做太子身邊唯一的人,因為唯一是不可替代的。

另外,韓藝也沒有功夫天天跑來正兒八經的跟太子上課,他希望能夠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像李淳風他們就有規定的時間來給太子上課。

但都是來自後世來的想法,而在當代人看來,也就是李義府、許敬宗看來,老師是神聖的,是有著特殊意義的,如果讓韓藝成為太子的老師,這對於他們的威脅很大。

在這一點的分歧,反而促成了此事。

至於李治為什么選擇韓藝,原因肯定有很多,但是疑慮肯定更多,就是韓藝年紀太輕了,真正促使他決定選擇讓韓藝這唯一一個重臣來充當太子的老師,就是因為韓藝曾上奏保過李忠,忠誠對於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韓藝為什么保李忠,就是因為忠於李治,要知道韓藝跟李忠可是連句話都沒有說過的。

而且李治對於韓藝也非常了解,知道韓藝這人比較重感情,他不希望讓一些冷血政客在太子身邊。

當然,李治肯定還有很多的考慮,只是帝王之心,又有誰人可以猜透。

但這些都只是插曲罷了,今日的主題還是正式拜相。

甭管是拜誰為相,這對於朝綱和國家而言,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你皇帝總是模棱兩可,導致很多大臣都左右搖擺,不知道朝廷未來的走向,什么事都畏首畏尾,這下就都定了下來,還是以李義府、許敬宗這幾人為中心,構建宰相班子。

大臣們現在就明白了,李治不會再轉向關隴集團了,心里就沒有負擔了,該巴結的巴結,該送禮的送禮,大家狼狽為奸也好,齊心協力也罷,反正就這回事了。

李義府、許敬宗回到府上,就大擺筵席,其實不擺也不行呀,因為前去道賀的官員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那禮物送得是堆積如山,就這半宿功夫,比李義府幾十年來還要賺得多。

為什么這么多人渴望權力,不就是因為這些嗎,誰還真是為天下黎民著想,就算要著想,也得等到滿足自己的欲望再說。

到了晚上,賓客盡歸,李義府坐在內堂里面,把玩著一些奇珍異寶,愛不釋手,這輩子就沒有見過這么多珍貴的珠寶,李義府以前就是一個中產階級,挨了這么久,總算是得到了一些回報,情緒是異常膨脹,對於未來的憧憬,那真是不言而喻。

忽聽得吱呀一聲,他下意識的將手中的珠寶放入木盒里面,但見一個婦人走了進來,他當即眉頭一皺,訓斥道:「你進來的時候能否先敲門。」

那婦人一看桌上的珠寶盒立刻就明白過來,笑著直點頭,以前李義府窩窩囊囊的時候,她也沒有少給李義府臉色看,如今可不同了,如今李義府說什么就是什么,她絕不敢回半句嘴,這就是夫妻啊,丈夫有出息,那你就吊。興奮的坐了過來,道:「夫君,今兒可是有不少人送禮來,而且是一份比一份重,我大概算了一下,怕是有好幾千貫。」

李義府笑道:「才幾千貫而已,你就高興成這樣,你現在可是宰相夫人了,不要讓人將你給看低了。」

「是是是!夫君說得是。」那婦人乖巧的點點頭,眸子左右晃動著,湊了過去,小聲道:「夫君,當初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當宰相的時候,他們的子孫可都在朝做官,你是否也該考慮下咱們的兒子、女婿,津兒到現在還只是在禮部當一個九品小官,還有咱們那位女婿,以前可沒少受排擠,如今都只是掛一個閑職,你在朝中也得需要人幫忙,這自家的人總是比外人信得過一些。」

李義府笑道:「這還用得著你說么,我已經在安排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都會升上去,還有,讓洋兒不要去參加科舉,我李義府的兒子又豈需要跟那些寒門子弟爭一時長短,到時直接走門蔭入仕。」

「哎哎哎!」

這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然而,就在第二日,關於韓藝與太子之師擦肩而過的消息很快就傳出去,反正就是說韓藝經歷尚淺,出身農家,之所以李治要選擇韓藝當太子之師,就是因為李治看重賢者六學,希望韓藝能夠教太子賢者六學,只是最後韓藝還是沒能當上老師。

這當然是韓藝自己傳出去的,這個消息的重點,不是韓藝是否成為了太子之師,而是李治看重賢者六學,這個才是韓藝主要的目的。

與此同時,李治頒布詔令,數學科目往後延遲一個月考,任何參加科考的考生,都可以再考取數學。

這個消息一傳出,就直接證實了皇帝非常看重賢者六學。

這皇帝看重什么,什么就火,自古以來都沒有變過,後世也是一樣,領導人要是去哪個飯店吃頓便飯,這飯店一定火。

這就直接導致皇家圖書閣爆滿,幾乎天下考生都跑去了皇家圖書閣,因為他們都寒窗苦讀十年,什么儒經、道經都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他們來長安只是來參加大考的,不是臨時抱佛腳的,而且如今考試,背得東西少了很多,就是一些禮樂方面,需要記住,主要是考策論方面的,為了給自己增加一重保險,他們都願意將這時間花在數學上。

其實皇家圖書閣早已經成為長安一個重要的標志,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進出,原因很簡單,有書看呀,這就跟電視剛出來時,幾百人看一台電視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