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935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其實直到今日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大唐軍事學院,因為在此之前,人人都以為只是一個學院,就跟那太學一樣,在建設的過程中,鮮有人問津,可恨韓藝的宣傳手段實在是太變態,這才幾日功夫,就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家才幡然醒悟過來。

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人想到會演變成這樣,甚至還開放了工商階級,並且畢業即算是將官級別的,甭管多大,至少是有官階的,科舉中第,一開始多半也就是九品官,因此文臣覺得很不公平是有理可循的。

李治也沒有料到,他更多的是考慮做到文物平衡,因為你大興科舉,文臣肯定是越來越多,雖有武舉,但武舉能招多少人,問道:「這跟府兵制又有什么關系?」

契苾何力他們也是一臉困惑的望著韓藝。

大家都不太了解。

因為他們不主動問的話,韓藝是盡可能少說,為自己留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韓藝道:「回稟陛下,府兵制說到底就是兵農合一,一旦遇到戰事,就立刻讓百姓動員起來,而沒有戰事的話,士兵就卸甲歸農。但是這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府兵制的戰斗力肯定是不如職業士兵強。就好比守衛皇城的禁軍,同樣的人數,折沖府的府兵肯定不是禁軍的對手,因為府兵是肯定缺乏訓練的,而且一般都是一個人訓練五百人,而禁軍則是天天都在訓練。」

說到這里,他話鋒一轉,道:「但是微臣卻非常支持府兵制,因為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國家的生產力,又可以減少國家對於軍隊支出的負擔。如果都如禁軍一般的話,那么人人都會跑去當兵,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去種田了,而且也會增加國庫的負擔。」

李績問道:「你的意思是,大唐軍事學院是能夠提升府兵的戰斗力?」

「正是如此!」

韓藝道:「這大唐軍事學院是獨孤警長提出來的,根據微臣對於獨孤警長的了解,他是一個對於自己都要求非常苛刻的人。由此也可見,這大唐軍事學院的根本,其實就是一種精兵制度,這符合獨孤警長的性格。但是微臣之所以贊成,主要就是為了彌補府兵制的不足之處。

關於這一點,其實大唐軍事學院已經闡述的非常清楚了,學院培養的就是將官,是官,不是兵。在大唐軍事學院,雖然他們也要學習如同統兵作戰,但是統兵征戰是需要經驗的,這個是學不來的,得慢慢積累,因此學員畢業之後就想當統帥,獨當一面,那是絕不可能的。故此,他們出來之後,肯定是基本做起,那么就是練兵,因此如何練兵是他們在大唐軍事學院必修的一門課程,而且非常重要,甚至於針對到每個細節。

打個比方,如果這五年內能夠有兩千學員畢業,那么一個人至少能夠帶十個人,那么兩千人就能夠帶出兩萬精銳來,兩萬將官就能夠帶出二十萬精銳來。府兵制本來就是太平之時,大家就都回家去種田,一旦發生戰事,就立刻動員起來。然而在動員的過程中,其實也會遇到很多麻煩,因為有不少會逃兵役,因此大唐軍事學院也會有如何動員百姓的這門課程。說到底,大唐軍事學院就是為了保證大唐在遇到麻煩時,能夠最短時間內,練出一只龐大且精銳的部隊了,彌補了府兵制的不足。

那么,如果我們大唐有十萬將官的話,我們大唐就能夠在半年之內,動員出一支百萬的精銳之師,有了這種堅實的基礎的話,國家才能夠大膽放手的去搞經濟,不用擔心國防的不足。因此微臣才說,能夠畢業的人數越多,對於國家越有利。再多再多,加上現有的將官,可能也就幾萬將官,但是我大唐幅員遼闊,難道連幾萬將官都不需要么?而且這些將官平時可以作為禁軍士兵防衛京師,可是一旦動員起來,他們就立刻能夠成為折沖都尉或者校尉,等於國家平時養著的只是幾萬士兵,但其實是養著的幾十萬大軍,這不就是小投入,大回報嗎。」

韓藝也是有套路的,他其實是府兵制忠實支持者,他絕不會支持募兵制度的,他寧可采取雇佣兵制度,因為這古代打仗那就是人堆出來的,募兵的話要募幾十萬的。但是因為他要發展經濟,這也需要人力,這人都跑去當兵了,那生產力從哪里來?精兵制度符合他的經濟發展,除了解放生產力,還可以盡量縮小軍費開支,但是一旦發生大戰事,這些人就立刻要建立起龐大的軍隊來,抵御外敵,唯一的要求,就是這些人一定要非常優秀,具有極強的領導能力,最次也要具備一個校尉的軍事才能。

李績眼中一亮,這辦法好呀!

李治聽得連連點頭,韓藝說話,尤其是在這種場合,那每個字眼絕對都是有價值的,這一番話下來,有一點令李治非常動心,就是韓藝提到的,大唐軍事學院畢業出來的學員在平時的時候,充當防衛京師的禁軍,一旦打仗,才變成將官,立刻動員百姓,訓練士兵,這么一來的話,等於將來帶兵的將官都是皇帝身邊的人,這就能防止將軍竊奪軍權,如果哪個將軍想要叛亂,下面帶兵的人可是皇帝人,不可能會跟著將軍走的,這越想越是可行,道:「愛卿言之有理。」

韓藝又道:「至於科舉么,臣一直以來都是支持科舉的,並且還略盡了綿力,微臣怎么可能偏心了。光看科舉能夠招納的人,似乎也並不多,可問題是,大家不能忽略了那些依靠門蔭入仕的子弟,這可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而我們大唐軍事學院絕對不會講什么門蔭的,我們注重的是才能,畢不了業就是畢不了業,不管是你誰的兒子也好,絕不會通融的。這一點我跟司空、諸位大將軍已經闡述的非常清楚了,他們也都點頭答應下來,並且簽下了保證書,絕不干預大唐軍事學院任何事務,我們大唐軍事學院是絕對獨立的,跟皇家訓練營一樣,直接歸陛下領導。」

許敬宗聽得很是刺耳,忍不住道:「怎么?你的意思莫不是說我們的兒子沒有才能,完全就是依靠門蔭?」

不少大臣紛紛怒目相向。

韓藝笑吟吟道:「我可沒有這么說,但是如果許侍中想要證明這一點的話,我們大可以建議陛下干脆就取消門蔭制,全部都通過科舉入仕,反正令公子滿腹經綸,才高八斗,何許害怕了。」

許敬宗當即傻眼了,一張老臉直抽抽。

契苾何力靈機一動,立刻跳出來,道:「不錯,你們這些文臣敢這么做么?我們武將可就敢,我兒子便是去了軍事學院報名,同樣也要參加入學考試,而且靠什么門蔭,這是騾子是馬出來溜溜就知道了,光說不練有啥意思,你們敢讓自己的兒子去跟天下士子較量一番么,量你們就沒這膽量。」

此話一出,文臣們就都傻眼了,門蔭制度對咱們可都有利呀,你契苾何力這是要干什么。

可是武將們現在都非常生氣,我們武將好不容易有一個軍事學院選拔軍事人才,你卻還嫌我們礙事,這也太欺負人了。

簽了保證書的武將紛紛跳出來,譏諷那些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