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後顧之憂(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733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理應如此!」

韓藝話音剛落,李績就點頭贊成。

李治目光快速的從李績臉上掠過,又向韓藝道:「韓藝,你別老是話說一半,說吧,都說出來吧。」

這韓藝可是他的心腹,自從入朝以來,就屬這廝提出的政策最多,李治哪能不了解他,肯定是有後續的。

「微臣遵命!」

韓藝還是不卑不吭,神色極其認真,道:「陛下,高句麗為何要滅新羅,臣以為是高句麗想穩住後方,消除這後顧之憂,這樣才能圖謀遼東地區。」說著他又向李績道:「司空以為下官說得可對?」

李績點點頭道:「韓侍郎所言絲毫不差。」

他知道韓藝是在幫軍方說話,那當然要給面子,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吧。

許敬宗聽得納悶了,道:「你這怎么又扯到高句麗上面了。」

「許侍中此言差矣,我要說得可不是高句麗,而是這後顧之憂。」韓藝道:「士兵在前線拼殺,心里最為記掛的一定是自己的妻兒,倘若家里不好,這士兵如何能夠安心打仗,朝廷既然征召他們出征,臣覺得理應有義務幫助他們解決這後顧之憂。」

李治聽得是似懂非懂,這話有些理想化,道理當然是如此,那問題是朝廷也得有這個能耐去照顧他們,於是問道:「可如何解決這後顧之憂呢?」

李績他們也是充滿疑惑的望著韓藝。

「誠意。微臣認為最為關鍵的還是誠意,要讓士兵感受到朝廷對於他們的關愛,讓他們知道朝廷一定會竭盡所能關心他們的家人,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放下心來。」韓藝說著一頓,可見李治目光都快要殺人了,趕緊道:「陛下應該也知道,如今許多百姓都希望將自己的孩子送去昭儀學院,其實中間也包括一些軍籍戶。倘若陛下特許將士的後代能夠上昭儀學院讀書,那微臣以為軍中將士一定會銘記陛下的恩情,也足以展現朝廷對於每個士兵的重視。」

李治聽得眼中一亮,這主意挺不錯啊!

李績也是頻頻點頭。

杜正倫道:「韓侍郎此策雖妙,可是我大唐數十萬軍籍戶,若他們全部能夠上學,這得建多少學院,又得招多少老師,朝廷只怕是力不從心啊!」

你要肯減點俸祿,就能多蓋多少間學院了。韓藝暗道一句,道:「杜中書說得是,這要算下來的確是一筆巨款,朝廷都不是力不從心,而是根本做不到。」

許敬宗納悶道:「做不到你還說甚么!」

韓藝道:「今日做不到,並不代表明日也做不到,以我大唐國力上升的速度,在不久的未來,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而且就算現在做得到,也不是一日之間就可以完成的,這必須慢慢來,但為什么不現在就開始了,這建得一所是一所,讓士兵們看到了朝廷的誠意,這樣他們心中也會有一個盼頭的。臣建議朝廷跟昭儀學院合作,因為昭儀學院主要還是依靠民間的財力,這能夠為朝廷減輕一點負擔,另外,昭儀學院本就是皇後所創,士兵為陛下征戰沙場,皇後為陛下分憂,安撫士兵的家人,這豈不妙哉。」

李義府、許敬宗默契的相視一眼,只要韓藝抬出武媚娘來,他們的處境很尷尬,這只能贊成,因為他們也猜得到,這可能是韓藝跟武媚娘商量好的。

這小子還真是會說話,李治也是笑著點點頭。

韓藝又繼續說道:「而且這么做,有四大好處,其一,就是臣一直強調的誠意,士兵們見陛下如此體恤他們,細致入微,不但關心他們,還想著他們的家庭,心里能不感激陛下么,能不全心全力的保家衛國么。

其二,也是配合精兵論的嘗試,精兵論貴在精,而不在多,如今士兵中多半都不認字,倘若士兵的後代都識數認字,這對於軍人的素養也會有著極大的提高,可以讓精兵政策得以實現。

其三,減少朝廷對於軍隊獎賞的負擔,因為這就是一種獎賞,畢竟去昭儀學院上學可是一文錢都不收,臣相信這對於尋常百姓而言,可是極高的待遇了,勝於其他獎賞。

其四,可以很好的穩定住我朝軍制,這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人不希望後代更有出息,哪怕是參軍入伍,識字的人比不識字的機會也要更大一些,將上學與從軍聯系上,臣相信許多逃兵役的士兵會為了自己的後代而回到軍中,這也會進一步提升我軍的戰斗力。」

李治聽著聽著,越發覺得這個辦法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