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難以調和(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965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在國內經濟高速發展時,任何戰爭都有可能終止這一切,韓藝始終不願意在這關鍵時刻,爆發對外的戰爭,他甚至不願意在朝堂與任何大臣發生政治沖突,如果可以的話,他更加願意奉行光榮孤立政策,可惜的是,中國的地理環境不具備這個條件。

而在歷史上來看,唐朝的興衰始終都離不開吐蕃,這可是歷史的巨輪,也非韓藝可以阻擋的。

韓藝、李績來到兩儀殿時,許敬宗、李義府他們早已經在了,因為他們是三省的宰相,基本上都在皇城內,不跟韓藝、李績一樣,一般都在外面。除他們之外,還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將軍,這個人韓藝認識,名叫達奚勇,原本是十六衛軍的郎將,是當初韓藝派去吐谷渾督戰的。

李治是愁眉難展,直接達奚勇將吐谷渾那邊的消息告訴他們。

雖然當時經過大唐的調停,三方簽訂了一份協定,但那只是給予雙方立下紅線,沒有說真的要雙方停戰,這一年來,兩邊經常發生戰爭,但一直都遵從大唐的要求,始終沒有越過大唐設立的紅線,而且吐蕃非常給面子,大軍後撤,讓白蘭部去充當代理人,因為白蘭部跟北邊的赤海部有牧場的爭奪,兩邊是戰火不斷,祿東贊不但給白蘭部提供人馬,而且許諾占領的牧場、河源都歸白蘭部,那白蘭部當然願意。

而對於吐谷渾而言,白蘭山是攔住吐蕃的一道天然屏障,吐谷渾也想奪回白蘭山,因此諾曷缽也在權力支持赤海部。

戰局一度非常焦灼。

可是就在上個月,白蘭部的一支部隊在赤水附近,突襲了一支車隊,這是很常發生的,游牧民間就愛搶,可要命的是,這一支車隊乃是赤海部首領阿布羅的娘家,而且阿布羅的妻兒都在里面,結果全都慘死於白蘭部的大刀之下。這可是將阿布羅給激怒了,率領所有的部眾對白蘭部發起猛攻,一舉就突破了白蘭,直接就打到了吐蕃境內去了,因為阿布羅的赤海部是吐谷渾最能打仗的部落了,它身處在邊界,個個都是能征善戰之輩,最後還是經過吐蕃將士的頑強抵抗,這才抵擋住阿布羅的攻勢。

可是根據協議而言,白蘭山就是紅線,因為白蘭山過去就是吐蕃了,其實這白蘭就是緩沖地,等於是吐谷渾越線了。

因此祿東贊趕緊找來大唐觀察使,帶著觀察使去吐蕃的邊界,你們看,是吐谷渾先越界的,希望大唐能夠出兵幫助吐蕃反攻吐谷渾,並且立刻派了使臣趕來大唐求助,同時吐谷渾也派了使臣趕往大唐。

達奚勇知道情況不妙,就趕緊回來報告。

等達奚勇說完之後,李治目光一掃,道:「諸位愛卿如何看?」

李績便道:「吐谷渾實力還是不如吐蕃,如果我們幫助吐蕃的話,只怕吐谷渾根本抵擋不了。」

盧承慶愁眉道:「吐蕃和吐谷渾都是我大唐的藩國,並且都與我大唐有聯姻,這與新羅、高句麗大不一樣,我們幫那邊似乎都不妥。」

許敬宗道:「老臣以為我們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當初他們來求助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盡最大努力去調停,並且與他們簽訂了協定,可是這兩家都不聽勸,那何不就由著他們去。」

李義府也道:「當年吐蕃攻占白蘭,就已經與吐谷渾結下仇怨,吐蕃想攻打吐谷渾,吐谷渾也想奪回白蘭,這幾乎是不可調解的。當初他們也只是因為忌憚我大唐的國威,被迫停手,如今戰火又再度燃起來了,只怕他們兩家都不會輕易停手。我大唐如果再出面調停的話,我估計雙方都不會再聽,到時我們反而會陷入兩難境地,這面子上也過不去,可是出面的話,那就必須得出兵,可是臣以為卷入這一場爭斗中,絕非明智之舉。因此臣也以為,這事咱們就不管了,由他們自己去自相殘殺。」

許圉師也點頭道:「臣也贊成李中書之言。」

都是藩國,而且都有和親關系,犯錯的是吐谷渾,幫吐谷渾是說不過去,但如果幫吐蕃的話,那吐谷渾根本抵擋不了,可問題是,吐谷渾的政權實則是大唐扶植上去的,大唐又不希望覆滅這個政權,因此他們都認為幫哪邊都是錯,索性就讓他們自相殘殺,見機行事。

李治也點了點頭。

李績突然道:「陛下,吐谷渾的國力不如吐蕃,如果我們兩不想幫的話,只怕吐谷渾會被吐蕃占領,這對於我們的隴西地區,會造成非常大的威脅,老臣建議,何不直接出兵,先占領吐谷渾,用來保護咱們的隴西地區。」

許圉師連連搖頭道:「司空,這可不行,吐谷渾乃是我們的藩國,那河源郡王對於大唐是忠心耿耿,如今他們正處於困難之際,我們不幫忙,反而落井下石,此非君子所為,其他的藩國見了,又會作何想。不可,不可。」

李績瞧了眼許圉師,揚了揚嘴角,有些不爽,但也沒有多說什么,他只是作為國家第一元帥,專門負責打仗,但是打不打還得看他們這些宰相來決定。

李治覺得李績這辦法太不道德了,嘆了口氣,道:「好吧,這事就不管了,反正我們也已經盡了力,是他們自己不珍惜,怪不得誰。」

「陛下!」

一直沉默的韓藝突然站了出來,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還未到我大唐束手無策的地步,其中還是能夠周旋的,司空說得很對,如果任由吐蕃占領吐谷渾,那對於咱們而言,絕非是好事,吐蕃可以扼住我們出往西域的道路,減弱我們對西北的控制,這對於我們大唐的利益極為不利,畢竟我大唐在西北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而且,雙方使臣都已經在路上,如果咱們置之不理,那今後再發生什么事,他們也不會再來了,這對於我大唐而言,可也不是好事啊。」

許敬宗立刻道:「當然不能置之不理,陛下可以派人送兩封書信過去,讓他們雙方停止戰爭,至於他們聽不聽,那是他們的事了。」

送兩封書信過去,連個使臣都不派,這不是告訴吐蕃,你盡管打就是了,我們不會幫忙的。韓藝非常郁悶,吐蕃攻打吐谷渾,目的雖是統一高原,但肯定也是想染指西北,那么他的西北大計劃,只怕是玩不下去了,但是如今李治與大多數樞要大臣,都不想管這事,其實李績也不想管吐谷渾的死活,他只想占領吐谷渾的地盤,為大唐開疆辟土,為自己增加功績。

就他一個人想法不同,那李治不可能會聽他的。

韓藝掙扎半響,一咬後槽牙道:「陛下,臣願出使吐谷渾,調停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