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鹽鐵會議(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672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關於鹽稅,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國家倚重的稅收,唯獨隋到唐初這一段時期,是征鹽鐵稅的時期,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例子在,哪怕到二十一世紀,朝廷就是控制著幾個大鹽池,但不對外出售的,就是內部消耗,也就是官員,軍方用。只要官府不介入,價格一般都很低,如今長安的鹽價是一斗鹽十文錢,這可以說是非常的廉價了。

李義府瞧向盧承慶道:「盧尚書有何見解?」

盧承慶道:「我朝建國以來,一直都是奉行儒道並行的思想,而在百姓生計方面,一直采取的都是無為而治,因此我朝沒有任何商品是采取專營的,全都是由百姓自給自足,如今鹽價不過十文錢一斗,百姓都能夠吃得上,如果朝廷采取專營,那么就是將會與民爭利,給百姓帶去沉重的負擔。」

「區區鹽稅,難道就會使百姓生活不下去么?盧尚書這話是否有些危言聳聽。」

李義府不屑一笑,又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可也得未雨綢繆,如今西北已經納為我大唐版圖,東邊高句麗兀自猖獗,西北吐蕃又蠢蠢欲動,這哪一樣不需要錢,若是國家沒錢,什么都做不成,從長遠看來,這始終是一個隱患。

百姓之利,固然重要,但國家大利,亦不可忽略。如今我朝稅收全都是憑借租庸調制,依仗天下的農夫,而在韓尚書的經濟學論著里面,曾提到一個非常令人認同的理論,就是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征收鹽鐵等稅,可以使得財政更加完善、穩定,增加國庫收入,令國家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再來,可以統一調配,利於國家發展,至於給百姓帶去沉重的負擔么,只要我大唐足夠強大,即刻免於周邊戰亂,又能開疆擴土,區區小錢,百姓並不會在意的。」

靠!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韓藝聽得暗自皺眉,他沒有想到,李義府還會來這么一竿子,這是他大意了,他認為在經濟方面,李義府不是他的對手,可是卻沒有想到,李義府現在不玩女人,改研究他的經濟學了,這尼瑪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李治聽得神色動容,似乎有些動心。

他為什么對於吐蕃畏首畏尾的,就是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打仗就是花錢,現在國庫是有錢,但是比起文景時期,就還差得遠,要是這一仗就打完了,國家就可能面臨崩潰,可若是有足夠多的錢,那他的豐功偉業就指日可待啊!

別說他動心了,李績也非常動心,有錢就能夠打仗了。

許圉師見情況不對,急忙站出來道:「李中書,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曾有不少朝代都征收鹽稅,對鹽鐵施行專營制度,可是結果如何,一方面為了控制鹽田,朝廷必須增加官吏,造成更多的財政支出,而為了平衡這些支出,就必須抬高鹽價,這跟從百姓口袋里搶錢有何不同。

再來,一旦朝廷專營,就會只注重鹽的產量,而不注重鹽的質量,因為鹽乃百姓必須的品,再貴再不好的鹽百姓也得從朝廷購買。還勢必會造成吏治腐敗,一旦開征鹽稅,其中利潤將會是巨大的,官員必定會從中謀利,哼,這就好比朝廷與官員合作,搶百姓的錢,然後再分贓,到時國家必將大亂,國庫的收入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面臨崩潰。」

李義府道:「許侍郎此話,我可不敢苟同,是,以前的確因為鹽稅而出現這些問題,但為什么歷朝歷代都還征收鹽稅呢?可見其中還是有它的道理,我們可以吸取教訓,避免這些狀況的發生。只要我們堅決執行朝廷的政策,控制鹽價,杜絕官員貪腐,這還是可行的,況且我們有韓尚書這種人才在,相信這都不是什么問題。一旦國家有充足的財源,對外可威震四方,開疆擴土,成就霸業,對內也可以救濟窮苦百姓,此乃利國利民之舉。」

盧承慶一聽李義府談貪腐,都將臉給偏過去了,你李義府有什么資格談貪腐,就屬你生活作風腐敗了,你這么大力推崇鹽稅,不就是先租庸調制過於死板,不便於撈錢,要是征收鹽稅,你這宰相可以躺在鹽上面數錢了。

其實關於鹽稅的討論,一直都有,只是貞觀時期,房玄齡他們是堅決反對,永徽初期,長孫無忌也是堅決反對,如今再度提起,許圉師、盧承慶奉行儒道思想的大臣,還是堅決反對,因為他們主張德治,認為行仁政就可以無敵於天下,這種專營制度,就是屬於霸道,你要賣多少錢,就可以多少錢,這不是霸道又是什么,而非王道。

韓藝聽得暗笑,你還真是要錢不要臉,連我都誇上了,可見一旦征收鹽稅,你這孫子得撈多少去。

其實這不光是錢,李義府如今掌權,這權力是來自於朝廷,朝廷的權力越大,他的權力就越大,要是各種專營的話,那能玩的花樣可就多了,宋朝就是如此,宋朝官員俸祿高的嚇人。

但是李治很動心,這有錢誰不想要,可是他不是李義府,他還是要臉的,他知道肯定會有大臣反對的,於是看向韓藝,道:「韓藝,你身為戶部尚書,你對此如何看?」

韓藝道:「陛下,微臣在長安做買賣有些時日了,可是微臣是一寸田地都沒有。」

李治一愣,道:「你這是答非所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