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新型貴族(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3035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等到錢大方他們離開之後,這些人便入得大堂,向韓藝行得一禮。

「在下屈中懷,冒昧拜訪,打擾之處,還望韓尚書見諒。」

其余幾人也都是神色恭謙,彬彬有禮。

要知道以前這些貴族視韓藝於異類,見了面都不願去正視,一般都是斜目瞟兩眼,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慢慢改變,韓藝正在被一些貴族所認同。這個就是因為韓藝的那些政策,剛剛出來之時,看上去標新立異,令這些傳統貴族無法接受,而如今哪些政策正在慢慢呈現出得好得結果,他們也開始理解,再加上韓藝官越做越大,百姓都很擁護韓藝,他們也沒法站在高處俯視韓藝。

「有禮!有禮!」

韓藝微微拱手,又伸手道:「各位請坐。」

隨後他們又與鄭善行相互行禮,這才坐下來。

韓藝問道:「不知各位造訪市署,是為何事?」

屈中懷就道:「我等來此應該與方才那些商人來此的目的一樣。」

「腌菜?」韓藝似乎不敢確定。

屈中懷點點頭。

韓藝略顯詫異道:「可是據我所知,你們一直以來對於買賣之事,都是嗤之以鼻,怎么今日......。」

屈中懷道:「非也,非也,我們並非是對買賣之事嗤之以鼻,其實我家里也都做買賣,出售糧食,從事跡換取所需品,自古以來,哪怕是是聖賢之士,也皆是如此,我們又怎會厭惡買賣之事呢?我們只是認為義重於利,不喜歡那些唯利是圖之輩。如鄭主事這種商人,我們也是敬佩的很。」

鄭善行謙虛道:「過獎,過獎,在下不敢當。」

是黑是白,皆由你們說了算,我還能說什么!韓藝見過太多的貴族,生得是人模狗樣,說話也是彬彬有禮,只不過心里都看不起人,很玩味的笑道:「也就是說各位對於腌菜買賣感興趣?」

屈中懷等人皆是點頭。

其中一個最年輕的小伙道:「非但如此,我們其實一直都在研讀韓尚書的經濟學,並且從中受到不少的啟發,我趙家早就在學習韓尚書經濟學中的管理思想,采取了雇佣制度,管理自己的耕地,合理分配人力,並且合理利用耕地資源,養一些家禽。」

又有幾人開始闡述自己對於經濟學的理解。

從他們的話來看,他們還真不是在恭維韓藝,他們是真的在學習,只不過他們看重的是生產,是管理,而不是倒賣,而且他們說話的時候,顯得非常的興奮,這令人韓藝非常的震驚。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資本主義,宋明時期都出現規模化作坊,但是,只在發達城市出現過,鄉村是從未出現過資本化的現象,幾千年來,鄉村都是延續著小農經濟,直到新中國成立後。

而這些人可都是鄉村里面的大家族,不是生活在長安城內的。

韓藝也沒有想到自己已經影響到鄉村地區了。

這對於他而言,也是極大的鼓舞,於是收起自己那小心眼,積極的跟他們聊了起來,發現他們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開明一些。

其實貴族是最不迂腐的群體,他們更容易的接受新的事物,因為他們的思想是自由、開放的,畢竟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跟皇帝是平起平坐的,沒有人可以約束他們的思想,春秋時期也幾乎是貴族在推動變法,在求變,只是說他們自己的原則,有些東西,是堅決反對的,這是他們立足之本。當然,其中也有一些迂腐份子,但是迂腐也是說明他的思想自由,因為他們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乞丐倒是想迂腐,可他沒有迂腐的資格。

在貴族的年輕一代中,又不少人已經開始接受了新得思想。

他們之所以看重這一回的腌菜買賣,不是說對於這個很感興趣,或者他們認為這里有極大的利潤,而是他們也想試一試,長安的改變他們都看在眼里。原本鄭家在長安算不得富裕的家族,因為鄭家的大本營是在滎陽,在關中地區沒有多少土地,而如今鄭善行一人的財富,比長安鄭家所有人加在一起的財富還要多,走在街上,十個里面有五個穿得是自由之美的服侍,他們都看在眼里,他們也都認為,如果再不改變,就可能會被取代。

他們雖是老派貴族出身,但是他們思想上的轉變,讓他們靠向以韓藝為首的新貴,推崇商業,推崇賢者六學,因為事實說明一起,儒道之學並不能使人致富,但是賢者六學可以。

比起錢大方他們而言,屈中懷等人更多是向韓藝取經,他們是新人,很多地方都弄不清楚,韓藝也一一為他們解釋,比起方才有耐心多了,倒不是因為他們是貴族,而是因為他們推動鄉村的資本化進程,因為韓藝的政策是反小農經濟化的,他從來沒有贊成過小農經濟模式,他積極得在轉變這一點,這就需要他們這些新貴的支持。

談了一個多時辰,方結束,整個過程都非常的融洽。因為他們這些貴族都表現的非常謙虛,不恥下問,韓藝自然也不會跟他們計較以前的事。

等到他們走後,韓藝輕輕出了口氣,又搖搖頭道:「這真是沒有想到啊!」

鄭善行呵呵道:「這有什么想不到的,這些高門大姓又不是聖人,他們吃得也是五谷雜糧,也向往富裕的生活。」

「話是這么說,可是他們向來就看不起我,而如今卻上門求教,難道我不應該感到詫異嗎?」

「這都是一兩年前的事了。」鄭善行笑吟吟道:「如今外面的人可都認為,跟著你混,哪怕給你當馬夫,也勝過做地主。」

「真的假的?」

「騙你作甚。」鄭善行道:「像陶土、錢大方他們這些商人就不說了,就連你們鳳飛樓的杜祖華、熊弟都成為長安有名的富豪,可他們以前是干什么的?這大家可都看在眼里,你不信你就去外面招馬夫,只怕不比參加科舉的人少。」

韓藝呵呵道:「看來今後想跟我一塊吃飯,得先給錢。」

「你可不缺這點錢。」

鄭善行哈哈一笑,又道:「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方才來得可都是年輕一代,但也都過了弱冠之年,當他們成婚之後,可能要面臨著分家的境遇,他們家族是有錢,但是一旦分離了,財富就會變得很少,他們也得想辦法擴大家業,要么就兼並土地,要么就是入仕,可是兼並土地是違法的,再加上你的雇佣制,導致百姓更加願意將土地租借給商人,然後去作坊工作,而非去給人當佃農,入仕也不能夠馬上積累財富,如今商業發展的這么好,他們選擇商業,其實合情合理。」

韓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你應該早跟我說這些。」

「你料事如神,我以為這都在你的計算之內。」

「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

鄭善行哈哈一笑,道:「那我們就說說那一失之外的九百九十九得吧。你真的打算從金行貸款,先去涼州將作坊建好?」

「我都說出去了,這還能有假?」韓藝道。

鄭善行好奇道:「可你為何這么做?我還沒有聽過,先將作坊建好,然後再等商人去,一般不都是商人自己去建么。縱使你想要將這工程全部攬下,那也得等到與商人簽訂契約之後,再去建,犯不著這么著急。」

「我這不是趕時間么。」

韓藝無奈的嘆了口氣,道:「吐谷渾的情況,我也跟你說過,他們必須得靠鹽來恢復經濟,或者從鹽的貿易中,從我們中原獲取他們缺乏的商品,咱們是能夠慢慢來,他們可等不了了,這鹽制好,馬上就會運來中原,如果我等商人考慮好之後,在晃悠悠去那邊建作坊,這得要多久,我干脆先建好了,他們去了就直接能夠開工,反正這買賣只要用心做,一定不會虧的,一來少,二來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因為一旦水路交通發展起來,這需要非常多的干糧,那邊可還有海運在發展。」

「原來如此!」鄭善行笑著點了點頭,韓藝做事永遠都是走一步,看五步,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又問道:「賢者六院那邊的情況如何?」

韓藝呵呵道:「還算是不錯,報名的人挺多的,只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夠考得上,我還真希望能夠找幾個被埋沒的算術天才,目前戶部太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了,不然的話,什么都得我來做,我得累死去。」

「看來我跟張侍郎並未幫到你太多忙。」

「我可沒有這么說,這是兩回事,因為就財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數據,儒道思想不管用,我作為戶部尚書,要是重義不重利的話,那我天天得想辦法給你漲工錢,財政遲早會給我敗完的,如果想要將財政管理好,需要一個非常詳細的數據庫,而這就需要這方面的天才。」

鄭善行點了點頭,如果一個家,讓君子管錢,那能管得住錢么,君子怎么可能會在乎這柴米油鹽的小錢,但是這積少成多呀,又道:「你這一期的大唐日報可是看著嚇人呀,這么多重要消息同時發出,只怕大家一時半會都還無法消化。」

「我倒想一步步來,可是時機到了,硬著披頭也得上啊!」韓藝搖搖頭,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問道:「我回來這么久怎么沒有看見盧公子,我還想感謝他夫人為無衣接生了。」

鄭善行道:「盧兄就在西市呀,我方才可還見到他。」

「是嗎?他來西市買東西?」韓藝好奇道。

「你不知道盧兄在西市開了一家葯鋪么?」

「不太清楚!」韓藝搖搖頭,又驚訝道:「他干嘛來西市開葯鋪,難道在我北巷不好么?」

鄭善行哈哈一笑,道:「你北巷才多大,租金又貴,而西市地方可比你北巷多了,隨著商人越來越多,連南面的那塊空地都建了商鋪。」

韓藝道:「也就是說盧公子開了一家大葯鋪。」

鄭善行點點頭,道:「你與其在這里問我,何不與我一塊過去看看。」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