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李杜之爭(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824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太極殿。

山呼萬歲過後,大殿內立刻呈現出一片寂靜,靜得有一些嚇人。

「怎么都不說話呢?」

李治目光一掃,微微笑道:「朕原以為今日朕是沒有機會說話,看來你們還挺照顧朕的顏面呀!」

群臣皆是垂首不語。

李治又道:「朕才出去一年,想不到朝中就發生了這么多事......。哦,在此之前,朕要好好表揚一下戶部尚書,以往三門山也是頻出事故,但是爾等對此皆是以習慣待之,唯有韓尚書在得知情況後,立刻趕往了三門山,將善後事宜處理好,並且提出非常好的改革計劃,朕對此是非常滿意啊!」

韓藝立刻站出來,道:「多謝陛下誇獎,這只不過是臣分內之事。」

「愛卿無須謙虛。」

李治笑著點點頭,但是目光卻看向杜正倫和李義府,待韓藝退下之後,他又道:「另外還有一事,當初李中書曾上奏朕,認為當今銓選有所不公,建議雜色入流,不加銓選,朕當時覺得李中書說得有些道理,於是就批准了,可是似乎引起了不少大臣得不滿。」

李義府立刻站出來道:「臣辜負了陛下的厚望,還請陛下降罪於臣。」

「哎!」

李治一抬手,道:「此事尚且還未討論,朕也不明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關鍵在於解決問題,至於請罪之言,就不要再說了。」

李義府眼中閃過一抹得意之色,自信滿滿道:「陛下,若就事論事,臣以為臣並未做錯什么,自古以來,但凡人事變動,總會引起一些爭議,想當初太宗聖上精簡官吏,不也引起了許多爭議,但事實也說明太宗聖上是對的。」

李治稍稍點了點頭。

杜正倫立刻站出來,笑道:「李中書言之有理呀,可是李中書的此番建議,恰恰有悖於太宗聖上當年所言,既然李中書也說太宗聖上當時是對的,也就是承認自己的過失。」

這二人一上來便咬上了。

李中書笑道:「杜中書此言差矣,雖說兩件事都是有關於人事,但是所針對的問題卻是不同,我建議陛下雜色入流,不加銓選,是因為銓選本身就不公平,朝中官吏雖眾,但同時又面臨著無人可用的境地,而外面才華橫溢,心有抱負的賢才之輩多不勝數,卻無用武之地。這是為什么,不就是因為吏部銓選,多半是以出身而論,可是那九品中正制早已被廢棄,我朝用人,一直都在提倡唯才是舉,舉賢任能的思想,故此銓選不過是前人遺留下來的糟粕,理應廢除。」

杜正倫道:「你這是狡辯,銓選與九品中正制有何關系?銓選乃是為了幫助朝廷嚴格選拔人才,縱使有以出身而論的情況,那也是人為之事,與銓選制度無關,若是李中書真是想要改變的話,大可以監督吏部官員,防止此類事件,而不是建議陛下廢除銓選。」

李義府哼道:「唯才是舉,自貞觀到如今,太宗聖上與陛下一直都在提倡,可事實又是如何,杜中書應該是心知肚明,我認為唯有破而後立,方可徹底去除這種糟粕思想。」

杜正倫立刻道:「難道李中書的破而後立,就是任意提拔雜色入流,甚至於不惜將那些心術不正之人也招入朝中,自從陛下下令雜色入流,不加銓選後,李中書你提拔了多少人入朝,共有五百三十一人,而我朝制度規定一年只准招六百五十五人,可就這幾個月,李中書你一個人就提拔了五百多人入朝,若此乃解決之法,那就還不如回到九品中正制。」

不少大臣紛紛點頭,李義府這一點確實做得太過分了。

李義府也是一臉尷尬,可心中很是委屈,他當然知道自己做過了一點點,如果讓他操作的話,他也不會做得這么過,他以前也賣官鬻爵,那都在大家容忍的范圍內,問題是此乃上面下得命令,他不得不這么做啊!

李治突然開口道:「杜愛卿言之有理,那不知各位愛卿可有解決之法?」

杜正倫看了眼劉祥道。

這專業問題,自然得專業人士來回答。

劉祥道立刻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如今朝廷選司取士,有兩大弊端,多且濫。如今朝廷每年取士,已經超出一千五百多人,是朝廷所規定的三倍之多。而雜色入流,不加銓選,更是使得官員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且劣遠大於優。想那科舉以明經取士,尚且少見德才兼備之士,更何況多取胥吏入流,豈能皆有德行?這民無德行,尚可危害一方之人,官若無德,可害天下百姓。」

李治聽得是頻頻點頭。

劉祥道又繼續說道:「古時選官,皆以官職而擇人,不曾聞過人多官員少。而今官員有數,入流無限,以有數供無限,豈有不亂之理。」

李治道:「那依卿之意,該當如何?」

劉祥道道:「臣以為要解決這兩大弊端,只需做到一點即可,就是要精簡官吏,靈活取舍,且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削減一些官職,讓每個官員都能夠各司其職,在職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如此一來,那些無德無才之輩,便無所遁形,但凡出現任何過失,朝廷立刻可以查清是何人犯錯,小錯改之,大錯則免職,然後經以銓選從進士中選取人才補上。但銓選之弊,亦不可忽視,臣建議吏部銓選之後,再由官職空缺的官署銓選一次,一些重要的職位,陛下可親自考察,二者相互監督,用這一時之繁雜,可得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