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冒了個泡(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916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微臣韓藝參見陛下。」

韓藝來到殿內,向李治行得一禮。

「免禮!」

李治微微抬手,這眉宇間微微透著一抹哀傷,有氣無力道:「坐吧。」

韓藝坐了下來,瞧了眼李治,心想,就你這演技,我若是評委,一定給你辦終生成就獎,我身為你的臣子,可不能丟你的臉。他一臉擔憂道:「陛下,這龍體要緊,你可得主意身體啊!」

李治擺擺手,道:「你放心,朕沒事,只不過發生這種事,朕心里難受啊!」說到後面,他不禁又嘆了口氣。

韓藝關切道:「但是事已至此,陛下還是看開一點的好,勿要耿耿於懷,如今國家蒸蒸日上,一切都欣欣向榮,正是陛下勵精圖治,大展拳腳的大好時機,陛下還當以國事為重啊。」

李治聞言,很是欣慰道:「朝中若人人都如你這般想,朕便再無憂矣啊!」

這可是大實話,如果人人都想著國家發展,而不是惦記著權力,他當然高枕無憂。

韓藝拱手道:「臣不過也是盡臣子的本分,我大唐能夠今日,全憑陛下的英明決斷,也正是因為如此,陛下一定要保重龍體,因為你的身體可是關乎著大唐的社稷。」

李治笑著點點頭,這小子真是會說話。突然問道:「對了,你此番覲見,是為何事?」

韓藝顯得有些遲疑,「臣---。」

李治笑道:「怎么?來都來了,還有什么不敢說的,你有什么事,但說無妨。」

他以為韓藝是為了蕭鈞而來,他也沒有打算要動蕭家,這事很好談的,故此暗示韓藝別害羞,大膽說出來。

殊不知韓藝還真沒有想到許敬宗會將蕭鈞給弄上去,因為他覺得許敬宗不會連這點覺悟都沒有,他還信誓旦旦的給蕭家保證,絕不會牽扯到你們。

「微臣遵命。」

韓藝「鼓起勇氣」道:「陛下,臣此番覲見的原因,與此案多多少少有些關系,但此事事關國家社稷,臣不得不說,若是給陛下添憂,還望陛下能夠寬恕臣。」

李治微微一愣,這不太相似跟蕭鈞求情來的,蕭鈞就還不足以影響到國家社稷,沉吟片刻,道:「此案朕本也想詢問你的看法,只不過你當時忙著漕運一事,故此朕才沒有去打擾你,正好,你就跟朕說說你對此案的看法吧。」

韓藝忙道:「此案證據確鑿,且已經蓋棺論定,臣對此倒是沒有什么說的。只不過,最近朝中人心惶惶,大家都無心做事,許多事都停滯下來,臣對此甚感擔憂啊!」

李治哦了一聲,「竟有這等事?」

韓藝點頭道:「那太---呃...長孫刺史畢竟當了三十年的宰相,朝中許多官員都與他們家有過來往,而如今朝中又是傳言四起,說此案還將會進一步擴大,牽涉眾多官員,故此大家都無心做事。根據我戶部的最新統計,最近這段期間,買賣最好的行當,就是寺廟和道觀。」

李治聽得這後半句,還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險些失態,稍稍瞪了韓藝一眼,又沉吟少許,才道:「根據許侍中目前所調查的結果,此案涉及的官員,的確不少,朕對此也感到非常驚訝,不知你對此有何看法?」

在這事上面,他永遠都是被動的,名單是許敬宗弄的,跟他沒有關系,他也從不說我認為是怎樣的,他反而喜歡你是如何認為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對此好像也有疑慮似得。

韓藝沉默少許,道:「陛下可還記得魏征。」

李治稍稍一愣,困惑的看著韓藝,這話問得,魏征何許人也,他想忘記也忘記不了啊!

韓藝道:「當初魏征乃是隱太子的人,曾還為隱太子出謀劃策,打壓先帝,甚至想要置先帝於死地。然而,先帝卻對他網開一面,而正是因為當初先帝的網開一面,才有了之後的貞觀盛世。當然,臣的意思不是說貞觀盛世乃是魏征一個人的功勞,而是當時世人從中看到了先帝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寬宏大量,勵精圖治的決心,故此天下有才之士,才願意來投奔先帝,也正是因為當時朝中人才濟濟,才在短短二十余載,將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李治沉默片刻,問道:「你得意思是讓朕也對他們網開一面?」

韓藝道:「臣只是覺得,如今國家發展迅速,國力蒸蒸日上,版圖更是曠古爍今,但同時也是最需要人才的時候,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官員,因為不管是他們家里,還是朝廷,都是花了許多工夫去栽培他們,如果損失了,這一時半會,是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補上去的。

而如今我大唐正處於一個融合和高速發展的時期,不可能去等著人才去成長起來,而且倘若其中一個環節出了錯,只怕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後果。可見這人才乃是治國之根本所在,這千金易得,一將難求,陛下何不對那些罪名較輕,且能力出眾的官員網開一面。臣認為他們一定會如魏征一樣,感激陛下的恩德,更加努力的陛下效力,追隨陛下,同時也會吸引更多人才來到朝中,為陛下效力,開創一個亘古未有的盛世。」

李治聽後,沉默了一會兒,點頭道:「你說得很有道理,朕會慎重考慮的。」

韓藝拱手道:「陛下聖明。」

相比起韓藝以前那種長篇大論,今日他的話非常少,因為這事,他心里清楚,話不能多,多了就會引起李治的反感,但是他的意思已經表達的非常明確,就是暗示李治,你不能以偏概全,一刀切,尤其是那些地方上的年輕官員,他們可是國家的未來,國家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培養他們,如今國家在高速發展,人才本來就匱乏,你不能因為長孫無忌一個人,就將這些人都給殺了,那到時誰來幫你治理國家?人才的斷層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總結起來,就一個理由,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