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蕭規曹隨不是我的風格(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779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縱使李治是氣沖沖的離開,但是滿朝文武都不以為意,這散朝之後,大臣們還都圍聚在一起,表示堅決不能答應皇帝御駕親征,反正這法不責眾,我們要都反對,皇帝他也拿咱們沒有辦法。

在這事上面,大家的意見是出奇的一致,態度非常堅決,就是要跟皇帝斗爭到底。

「豈有此理,看來是朕平時對他們太溫和了,以至於他們無法無天,竟敢如此對朕,朕饒不了他們。」

而那邊李治回到後宮,那是拿著什么就往地下摔,張德勝與兩個小太監站在門口,是瑟瑟發抖。李治夢想著要親自征服高句麗,平定遼東,將這視作超越李世民的一個標志性功績,可哪里想到,這滿朝文武是如此無情潑著他冷水,一點機會都不給,心里是非常憤怒。

相當初李世民要御駕親征的時候,雖然也有人反對,但是也沒有像如今這樣反對,就沒有一個贊成的,大臣們這么做,不就是在暗示他不如李世民么,這令他非常氣惱,太看不起我了。

殊不知正是因為李世民第一回御駕親征,故此這回大家才如今堅決反對,如果沒有李世民當初的御駕親征,就不會這么多人反對,當時沒有達到目標,李世民確實助攻了高句麗,你又要這么玩,不是記吃不記打么,這打仗是要錢的。

急忙忙趕回來的武媚娘,一看這情況,心里自然知道是為了什么事,但是她也裝作不知,驚慌失措道:「陛下,發生什么事呢?」

李治道:「你來正好,你來給朕評評理。」

他此時是深感委屈,非常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於是一股腦的就將方才大殿的事,告訴了武媚娘,尤其批評了韓藝,順便稍稍表示對於李績的不滿。

武媚娘聽後沉默不語。

李治一看這皇後跟殿中的大臣一樣,很是不爽,道:「你為何不說話?」

武媚娘不答反問道:「敢問陛下,他們反對陛下你御駕親征,對他們有何好處?」

李治愣了愣,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武媚娘又道:「且拋開是非對錯不談,臣妾以為他們阻止陛下,絕不含半點私心,這完全是出於臣子對於君主的忠誠,陛下理應感到高興,而非是抱怨。」

李治神色稍微緩和了幾分,道:「這朕心里也明白,可是平定遼東不僅僅是父皇的意願,也是朕一直渴望的,當初朕罷遼東之役時,就引來不少非議,可此舉非朕心中所願,而是當時受形勢所迫,朕也想證明朕絕非那軟弱君主,這時機一旦成熟,朕一定會果斷出兵的,朕要御駕親征,也是要想彰顯朕平定遼東的決心,非他們當初所認為的那般。」

武媚娘笑道:「臣妾明白陛下的心思,可是陛下若不御駕親征,難道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就看不到陛下的決心么?我看也不然。另外,陛下可有想過為何就連司空都不支持陛下御駕親征?陛下應該知道,這世上沒有誰比司空更加忠心於陛下。」

李治道:「那依你之見,這是為何?」

武媚娘道:「依臣妾看來,司空只不過是吸取了先帝征討遼東的教訓,認為陛下若御駕親征,這弊遠大於利。」

李治聽得怫然不悅,道:「朕就這么不堪么?」

「臣妾絕非此意。」武媚娘搖搖頭,又道:「陛下可有想過,若是陛下要御駕親征的話,司空他們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保障陛下你的安全,其次才是如何消滅高句麗,畢竟陛下你的安危可是高於一切的,豈是那高句麗可以比的,哪怕是十個高句麗也不能相比的。但是如此一來,司空以及我大唐的將軍們將不能夠全力進攻,這心中總有顧慮,不能完全施展開來。

另外,陛下剛剛才病愈不久,若是此時御駕親征,而且是要去往高句麗那窮山惡水,臣妾說句大不敬的話,這萬一陛下因舟車勞頓,而感到身體不適,此戰就可能戈然而止,到那時候,我軍士氣喪盡,想要再征討高句麗,只怕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這些話,韓藝他們心里都清楚,只不過他們身為臣子,可不能這么說,唯有武媚娘才能這么說,畢竟他們是夫妻。

李治聽罷,嘆了口氣,然後坐了下來。

武媚娘也坐了下來,道:「陛下,你之所以要御駕親征,彰顯決心,定也是清楚此次出兵意味著什么,那高句麗雖乃彈丸之地,不足為慮,但是自隋煬帝起,幾番征討,都未能得逞,若此次出征,再不能平定遼東,那對於我大唐士氣可是莫大的傷害,故此陛下才不惜一切代價去打這一仗。然而,陛下親征,反而會令司空他們有所顧忌,不能傾盡全力,於我軍不利,那么陛下就理應為此放棄親征的想法,這才是真正的不惜一切代價。」

說到這里,她微微一笑,道:「再者說,倘若此次出兵能夠平定了遼東,這史書上難道會這一筆功績記載隋煬帝頭上么。」

李治聽得甚是尷尬,武媚娘這最後一句話,言中了他的心思,他就是想貪這功績,尷尬的點點頭道:「你說得很對,朕險些就犯了糊塗,耽誤了大事,朕真是倍感羞愧!」

武媚娘聽得心里大松一口氣,笑道:「陛下也切勿自責,依臣妾之見,陛下雖然不能這么做,但是這么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樣一來,軍中將士、殿中大臣、民間百姓都知道陛下對此次出兵的重視,這能極大的鼓舞士氣。」

「你呀!」李治笑著搖搖頭。

......

......

而更加妙的是,因為倭國這一封信,導致沒有人將奴婢一事與高句麗扯在一起,因為這不可能是什么人幕後故意操縱的,你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操縱倭國寫出這么一封愚蠢的信來,這是唐朝百姓都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