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弄巧成拙(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1925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民間是欣欣向榮,但是朝中卻顯得有些冷冷清清的,每個官員都是非常的忙碌,而自太子得病之後,就連樞要會議都開得比較少,樞要大臣都是各司其職,沒有出什么大問題,就別開會,單邊溝通就行了。這都是韓藝要求的,因為這會議要是開多了,而太子又不在的情況下,這權力可就會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因為他是尚書令,文臣之首,這一開會,那就得他來做主,這做主做慣了,大家就會以他馬首是瞻。

韓藝為了避免這一點,就是先將任務都安排好,各做各的,他對於這個政治班底還是充滿信心的。

但是自從李弘病倒之後,李治也在注意著朝中的動向,他當然知道韓藝是在避免攬權過度,可問題這么下去的話,那太極殿恐怕都會面臨著廢弛,缺乏凝聚力,那可不行,朝廷要是沒有凝聚力,那他這個皇帝當著可都沒有什么意義了,而如今他可以行動自如,就是視力沒有恢復,不能批閱奏折,但是開會還是可以的。

於是李治召開了樞要會議,這也預示著他要出來主持政務。

「在朕身體抱恙的這段期間,多虧諸位愛卿......。」

這一開始,李治當然是表示謝意,韓藝他們也是老調重彈,什么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分內之事......。

虛偽過後,李治便問道:「如今新政執行的如何?」

韓藝道:「回稟陛下,目前長安更換戶籍以及土地印花都已經接近尾聲,江淮、江南等地雖然還需要幾個月,但都還算是比較順利,不過歷史上很多變法,剛開始都是非常順利的,後來才爆發出不少問題來,所以,臣認為這目前還不能算是成功。」

李治笑道:「你說話還是這么滴水不漏,總是給自己留有余地。」

韓藝道:「陛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沒有什么事,臣敢擔保一定會成功,但是臣對於新政是充滿信心的。」

李治指了指韓藝,又道:「不過此番新政改變了許多傳統政策,難道就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王玄道道:「問題是有不少,好比說當初那些隱蔽戶籍的人,在更換新戶籍的時候,就很難以去查證,我們只能與士紳合作,但是大問題倒是還未發現。」

崔戢刃道:「陛下,此次朝廷頒布新政,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頒布新政,都是所有政策一塊頒發,所有地區同時執行,故此,很多小問題就會積累在一起爆發出來,那么就成為了大問題,而此次朝廷頒布新政,是逐步頒發,而且給予各個地區施行新政的時限也是不一樣的,長安是今年就必須全面落實新政,但是巴蜀之地就可以在兩年內全面落實新政,因此困難是一個個出來的,而不是一塊冒出來的,這樣朝廷就能夠游刃有余。」

「原來如此。」

李治稍稍點頭,笑道:「看來朕當初並未選錯人呀!」說到這里,他突然想起什么似得,「朕聽聞最近民間出現許多非常驚人的技術,好比說,那三門山曹氏兄弟的水力紡紗機,據說令世人驚嘆。」

韓藝道:「回稟陛下,曹氏兄弟的水力紡紗機確實非常了不起,因為它極大的提高了紡紗的速度,增加三四十倍之多。」

李治微微皺眉道:「這朕也聽說了,但是朕對此感到有些擔心,農桑可都是百姓的生計,水力紡紗機的出現,會不會對百姓造成影響?」

韓藝道:「臣諸位同僚當時也考慮過此事,但是臣認為不會,反而會促進桑的發展。」

李治哦了一聲,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因為水力紡紗機可以消耗更多的絲,而絲綢不但是咱們大唐百姓都需要的,並且也是出口到西北地區的重要商品,當水力紡紗機足夠多的時候,那么就需要更多的桑田在支持,百姓只需要種桑,不需要再紡紗。」

狄仁傑道:「起初我們還不太相信,但是尚書令說得很快就實現了,據說不少商人紛紛前往西北,開拓桑田,因為桑木耐旱,可以種植貧瘠之地,而西北有著許多貧瘠之地,周邊都荒無人煙,也無法種糧食,這些地方就可以用來植桑木。」

韓藝道:「根據我們戶部的統計,到明年下半年,西北的桑田將會增加大約五百萬畝,而桑田同樣需要人去打理,這將會百姓帶來生計,而且也會為朝廷帶來可觀的稅收。」

李治驚訝道:「五百萬畝?」

朝廷當年是拼了命的勸農桑,也沒有這么好的效果,而且還是去西北開拓,不是在家門前,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

韓藝笑道:「總結起來,還是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李治聞言哈哈一笑,多了一百萬畝地的稅,當然開心呀,但同時心里又有一些失落,這些大臣都將事干得非常完美,沒有他什么事,那他開會干嘛?忽然,他看向一旁的快要睡著的李績道:「司空。」

李績當然沒有睡著,頷首道:「老臣在。」

李治問道:「最近邊疆地區可都安定?」

李績剛想說一切都好,可又想起裴行儉傳來的信,可都還未告訴李治,一下子就愣住了。

李治問道:「莫不是那邊有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