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發展史(1 / 2)

星際農民 三少的刀 2036 字 2020-10-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星際農民最新章節!

離第二次四國大戰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太陽系在一百多年的戰火中,幾乎所有的人為建築都被毀滅殆盡,幸好,八顆星球還都全乎,沒有把自己的發源地給毀掉。

太陽系中,只有地球是適合人居住的行政星,戰火毀掉了建築,但各大洲包括澳大利亞等幾個大島還是保留了下來,四國也明白了在實力相等的情況下在繼續斗下去的化,那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同毀滅,又一次回到了千年前在地球時的對峙狀態,把地球瓜分為四,各自去建立自己所屬的領土。中華國在地球,現有的領土面積是總共是2800萬平方公里,這不小了,只排在美國2900萬之後。在經過了兩次的戰爭後,地球陸地面積減少了很多。

八顆礦產星,這里是加上了冥王星。還包括一些衛星以及大的隕石星,在它們上面,以前都建有一些采礦區,被毀後也開始了重建,原來是誰的,那么就憑力氣再分配一回。

這次的四國大戰,爭奪的目標並不是這些礦產星和上面的礦區,現在的四國,都有了各自的一顆星球,在所屬星球的恆星系中,也都有著多少不一的礦產星,但在礦產星開采,就是以現有的技術,仍然是一件艱巨的工作,甚至產出與付出還完全的不成比例,就是說,那是虧著本再干,只有十分迫切需要的礦產,才會在礦產星上建立起高昂的礦區。為和行政星上的安全礦區區分,在礦產星上的礦區,被稱為孤島礦區。

現在很明顯了,孤島礦區建立昂貴,又危險性大,產出也小的很,和行政星上的根本就沒發比,那爭奪的,就只可能是地球了。

四國都有了一顆行政星,但沒人會介意多上一顆,地球上的資源,在接觸到外星文明後也知道還有很多種其他礦產儲量的。

地球現在就是一個大軍營,防線林立,在防線內,是遍布各處的各種礦區,也有重新建立起來的一些城市,它們的主要任務還是為礦區服務。

中華國的國土除了地球上這塊仍然沿用以前的老稱呼——亞洲外,還有一整顆的星球,那就是離太陽系2.1光年的行政星球——炎黃星。

炎黃星有三塊大陸和眾多的島嶼,每塊都比現在的亞洲大的多,氣候很適合人居住,是顆典型的良好行政星。按照面積,把三塊大陸又進行了劃分,分為七個洲,洲下設省,再往下就是市,縣,鎮,村這些原來就有的劃分。

中華國共有人口31億,炎黃星上有25億,亞洲有6億,這六億中包括有長期駐扎的軍隊。炎黃星面積遼闊,它的陸地總面積比以前的地球還要大,25億人生活在上面,還真是顯得稀少,特別是在經過了地球最高峰時的擁有220億人口後,更是顯得少。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讓人認識到,並不是人多就會一定的強,一個穿了機甲的戰士,能夠輕松干掉一支300人常規裝備的軍隊,如果他們沒有高強度火力支援的話。

還是老話說的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地球文明雖然發展迅速而走出了地球,但和發展了幾萬幾十萬年的文明還是沒法比,甚至有些宇宙超級大國走出星球的時間都是用百萬年來計算。

宇宙太大了,沒人可以肯定那高高在上的超級大國是否就是宇宙文明的頂端,但在弱小如同嬰兒的地球人眼里,他們就是。

宇宙中的文明,分為了十等,從一到十,從低到高,地球還屬於剛剛加入宇宙文明這個大家庭,文明的等級就是一級,也就是最初的等級。最早來到太陽系的外星人,來自天頓帝國,是具有三級文明的國家,別看只相差兩級,科技上的差距可是一個鴻溝。

文明的等級,是按照腦域開發的程度、科技力量、技術層面、綜合整體實力、對聯盟的貢獻度……等等等等,各方面評定出來的。有著非常嚴格的劃分。天頓帝國走出星球到現在,已經有4萬多年,才發展到現在的三級文明,這也可以看出等級之間體現的巨大差距。

高等級不得向科技低於自己的文明出口技術,高出了兩級文明的國家,不得向低等文明國家出口任何產品,不過,礦石原材料不在其內。

這就是全宇宙通行且必須遵守的技術封鎖政策。每一個加入聯盟的國家,都必須無條件遵守。

要想解開技術封鎖,就必須把文明的等級加以提升,而要提升等級,就必須使國家本身的科技實力達到一個臨界標准,並經過審核後才可以提升上一層。

原因,也有解釋,那就是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低級文明也有它的可取之處;如果高級文明過早的沖擊低等文明,那低級文明必然會被同化消亡,所以,為了讓每個國家都能在宇宙中和諧同存的生活下去,必須是那國家的文明達到了可以解封的臨界點後,才可以接觸到上一級文明;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在還沒有理解貫通了解已經知道的知識前,就把高等技術交給你,你也不可能學會,還會因此白白耗費資源和人力,也使得自己的國家沒了自己的特點,文明的發展,是不能跳躍和有斷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