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植礦業(上)(1 / 2)

星際農民 三少的刀 1506 字 2020-10-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星際農民最新章節!

第三百八十章 植礦業(上)

中華國所擁有的大量獨門技術,不但在星球改造、環境改良上獨樹一幟,就是利用植株進行礦產的提純,也是風騷無比,還因為這種前所未有的操作手段,開創了一種新式的產業。

之前杜國盛還在頭疼這新型的產業該規劃到哪一行業中:歸於農業吧,可這植株生產出來的卻是礦產,還是有著較高等級經過了初步提純的礦產;歸於工業吧,這些獲取的礦產還得進行深加工,並不能算作一個完整鏈條;礦產業倒是也很靠譜,怎么說都是和挖掘出來的礦產模式相同,但沒有特定機器,沒有特定礦區,把采用種植方式的整個星球作為一個超級的礦區來對待,已經超出了原來礦產業的定義;……

韓真在離開之前給杜國盛解決了這個問題,參照把星球改造、環境改良定義為兩支獨立編制的軍管部隊的辦法,把這新型產業命名為植礦業,然後再抽取專門的人手來成立一個軍管部門來專門負責,名字就叫做植礦特殊部隊。

投入小,收益大,囊括的礦種還非常的廣泛,至韓真前往銀月時為止,已經有能力對兩千多種普通礦產、732種常規礦產、125種貴重礦產和47種珍稀礦產實行植礦手段,全部加起來,就是三千來種礦產可以通過植礦的手段來獲得。這三千種與已知的宇宙現今礦產總種類一萬多類還差了許多,但這總是一個進步,起碼目前為止也只有中華國掌握有這獨門的技術並加以了運用。

與植礦業密切相關的改良性植株,就是星樹,也已經有著共計六千多種——有六千多種是一點都不多,因為宇宙環境的不同,使得提取礦產時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星樹植株。其實現在的每一種星樹都有著提取至少十種以上礦產的功能,但因宇宙環境實在是太過於繁雜,而且新型的星樹數量還在緩慢但異常堅挺的增長著,最後會有多少,就是韓玉也無法估測准確。這些星樹,也會在對即將成為礦區的星球次星進行了最為細致的環境考察之後,從這六千多種里選取一部分來使用,並根據星樹的成熟周期,來長期性的收取成果。

一段時間下來後,成果非常的顯著,顯著到讓能夠知道內情並已經有心里准備的人都大呼意外:在蠻荒貫通航道聯通完畢並定時的運輸交易物資後,植礦所得的礦產從最開始占據的1%不到,隨著每年翻倍的遞增,到現在,已經在同樣增加的交易物資量中占據了27%!完全可以預見,這個比例還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在多些時間發展的話,就是讓植礦業全然負責所有的交易量供給,也是非常可能的!

開展植礦業的植礦部隊的工作場地、人員配給等各方面需求都不大,如果與產出的礦產總量放在一塊進行比較的話,那就只能說很小了:植礦部隊活動的地域,都是在太賜領中,畢竟這種絕對需要保密的行當,肯定是不能出去的!從只能在太賜領這一處地方來看,就能知道植礦部隊是肯定不能與遍及中華國全境的礦產業相提並論的了;植礦的個體對象上,到現在為止涉及到的星體數量只在六千左右,其中自然行政星只有一百顆左右,其他都為次星或者高產的隕石星體,這和無處不再的礦區進行比較,更是連零頭都沒達到;人員上,只要在先前把星樹選擇好,負責植株具體種植的人手,一艘戰艦上的幾千人就已經很多了,種植之後就不需要人來時刻管理了。之後用得著人手的地方就是在收獲時,需要些人來把各處種植出的果實或者根莖給收集起來,考慮到一個位置就相當與星球大小,人手不能太少,但也就百多萬吧,在使用專門配備的采集器後,能很輕松的干完這活……把包括最開始對星體環境進行檢測的科研人員、星樹培育的育種人員等都算在內,一個星體上所需要的人手,不會超過五百萬。

這是一個非常少的數字,只要是稍微上點規模的礦區,在人手上都不會少於五百萬,而一個星體,那是星球一般大小的存在,要是建立礦區的話,只要礦產豐富,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都很正常。以極少量的人工來工作,而產出卻是極為的高昂,畢竟植礦業的載體星樹是遍及到了整個星體,只要進入了成熟期,那只要在它們囊括中的礦產,都會一點一滴的全都吸收進來,就是效率上,也要比在星體上開出上百個礦區還要來的更快捷更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