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聯合開礦(上)(1 / 2)

星際農民 三少的刀 1516 字 2020-10-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星際農民最新章節!

第四百一十三章 聯合開礦(上)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各類物資儲備的多少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這里不但包括珍惜礦產的儲備,就是基本礦常規礦等,也都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多少的標准。這很好理解,就算國家的科技再強,工業力量再雄厚,沒有礦產,也是枉然。

中華國現今有七級戰艦數量超過兩億,星際衛星也有二十多座,在自身定位上,已經自動把自己當做了六級國家。這是一種心態,強大國家的心態。

六級國家,中華國在武力上就不用多說了,確實有了資格;地域上,雖然中華星域很小,不過這是在沒有把蠻荒星域算進去的前提下,如果算上蠻荒,再把這些年朝外推進的公海控制區域也加上的話,與任何一個六級國家相比絕對只大不小;科技上,就是不算中華國自行開發的獨特技術,只看如今在機械科技文明上的水平,也已經達到了六級國家的平均水准。

科技上能夠得到這樣的發展成績,一是靠多年的積累,比如周邊國家的獲取和蒙孔一行中的收獲,對了,還有原龍神號在返回時,韓玉與孫靜沿途所做的一切也不是無用功,雖然大都是四、五級國家的科研成果,但如此眾多的數量下,總有好東西能夠用的上,這對發展中華國自身科技,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二是靠勞克,這家伙還真是個寶,不然韓真也不會讓出偌大利益來換取他,得到他,就相當於打開了一扇六級科技的大門,更別說他還有著無數的創新;三是通過銀月的梅勒家族來購買獲取。這世道什么東西都是有價格的,只要能出的起價,就會有人賣,在韓真同意賣給梅勒一座衛星的時候,梅勒也放開了技術上的限制——技術限制雖然管理的極為嚴格,但也要看賣出的是誰,買的人是誰,就算是銀月的監管部想要來插手,它也得有進來蠻荒的門路啊;最後一點,送禮的人流在這些年里是川流不息,不談與中華國交好的會時不時拿出些能吸引人目光的好東西,就是兩支清掃大軍,在這幾年里的收獲也是極為的不菲——既然想在中華星域外建造秘密基地,帶來的科技也都不太差,前來的科技人員,當然也不會少,這些都被中華國代為接收。

雖然在這些方面中華國達到了六級國家的標准,但在其它不少地方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因此才會只說有六級國家的心態,這些差距則主要表現在工業力量、儲備等方面上。

通過購買、通過繳獲的戰利品來進行補充,是能夠讓中華國快速的發展起自己的工業來,但這並不是長久之法,最終的路,還得是在中華國自有科技技術上、建立起中華國自己的工業體系來!就以戰艦生產來說吧,現今所有的絕大部分戰艦生產線是購買、繳獲來的成品,因此,在生產線和生產數量的增長上面,也就無法快速的增加,因為連生產線都是倚靠的進口,只要這渠道一斷,肯定是百事皆休;把進口的生產線改進以符合中華國科技技術,這條路也嘗試過,但實驗的結果總會導致性能沖突、質量低劣、甚至設施不能兼容等各種各樣或多或少的問題——每個獨立的國家,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科技體系和特色,這是用了無數年發展建立起來的,不是想兼容想改進就能夠辦到的;雖然也自行研制出了能完全合乎中華國科技體系的生產線,還制造出了極小一部分,但在質量、性能上,卻要比購買的甚至是改造的還要差上許多,經由它們所生產的戰艦,不管是性能還是質量上,也在所有生產出來的戰艦中被列為最次等。這有點像是弱小的民族工業與外資進駐的高端性企業的關系一樣。

自行建造生產線是必須的,但這需要時間,調試、改進需要大量的時間,融合、定型也是一樣。民族工業之路,是在空白的基礎上憑空建立起來,這不可能一蹴而就。

儲備上,與那些真正六級大國的差距也不小。如果是以前的四、五級定位,那么中華國的儲備是足夠了,還會顯得很豐厚:利用貫通航道的便利性,獲取了豐厚的收益;對蠻荒進行大開發、特別是開始使用植礦開采的手段後,中華國的儲備那是每一年都在翻倍增長,源源不斷的物資運抵到龐大無比的倉儲星中進行提煉封存,為國力的持續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想要定位於六級,還在這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時刻,這點東西,就顯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