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2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527 字 2020-11-02

這時的他們本該在想辦法滅火自救,但他們卻沒有這么做,只見這兩個火人依舊沖勢不減的帶著全身的火苗朝敵人撲去,擋在他們面前的敵軍就像小鬼見著閻王似的嚇得紛紛退讓,但還是有幾名敵軍被那兩名戰士撲倒在地,火焰在敵軍的恐怖而又凄厲的慘叫聲中越燃越旺、越燒越猛!

看著這一幕我不由震憾了,這哪里還是一支沒有經過訓練沒有戰斗經驗的新兵隊伍,就算是身經百戰在戰場上打滾了幾十年的部隊也不過如此吧!這不?就連身為王牌部隊的敵軍316a師也被我軍這種氣勢給嚇住了,腳步已經身不由己的開始往後退……

也不知道他們是因為在地理上處於弱勢還是被我軍這股殺氣給嚇住了,總之最終的結果就是敵軍的確是在撤退,開始只是幾個人遮遮掩掩地躲往後排,接著很快就像瘟疫一樣的蔓延到全軍……

我希望的也就是這個結果。

老頭就曾經說過:打仗比的就是就是殺氣,如果我們的殺氣能蓋過敵人,那我們就贏了!

以前我總覺得這話就是扯蛋,心想現代戰場上哪里還有什么殺氣?說得都跟武俠小說似的,現代戰爭比的當然是裝備、是科技、是綜合國力……現在才知道原來老頭說的是有道理的,這股殺氣,就是戰士們那種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殺意,就是他們那一去不復返的氣慨!

「殺!」看著敵軍開始撤退,戰士們就由士氣大振,挺著刺刀在後頭一路追殺,毫不留情地將那些跑在後頭的敵軍一個個捅翻在地,就像趕鴨子似的追著敵軍的隊伍朝山腳下猛跑。

再看看敵軍由三輛坦克構成的鋼鐵防線,那里雖說到處都架著輕重機槍、火箭筒和無後座力炮,甚至坦克那黑洞洞的炮管也直朝著我們,但苦於我軍與敵軍混雜在一起而且敵軍跑在我們前頭,所以他們根本就無法開槍she擊。

後來想起來,我覺得當時我們實在還是有點運氣,或者也是變化太快敵軍來不及反應的原因。因為在以後發生的戰爭中,我們發現越軍有時會為了拿下我軍一個小陣地或是山頭而寧願將炮口對准自己的士兵。我很難想像這時的敵軍如果把槍口朝向我們不分敵我的一陣亂掃的話,將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不過好在這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在坦克方向的敵軍遲疑了一下,也就是這一點遲疑的時間決定了這場戰斗的勝負。

我軍陣地距離敵軍的坦克防線本來就只有一千多米(斜面步行距離),戰斗到敵軍撤退前我們已將接觸線往越軍方向壓進了兩百多米,所以在敵軍開始撤退時我們距離敵軍坦克不過就只有七、八百米……

七、八百米的距離在平地上跑起來大慨只需要三分多的時間,何況我們還是居高臨下的在斜面上挺著刺刀往前猛沖,所以只一眨眼的工夫就沖到了坦克跟前。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三輛坦克組成的防線這時就像是三個橋墩擋住洪水一樣將越軍撤退的人流攔住,霎時越軍就在坦克周圍密密麻麻的擠成一團,這時就算越軍的防守部隊想要開槍也沒辦法了,因為他們的機槍手和火箭筒she手不得不為躲避這股人流而退開。

戰士們哪里肯放過這個大好時間,跟在越軍後頭拉燃了手榴彈就一顆顆的往越軍人群里丟,隨著「轟轟」的一片爆響,只炸得敵人血肉橫飛哀號四起。

更厲害的還要屬火she筒she手,他們在沖鋒的時候因為沒有刺刀而跟在其它戰士的後頭,這時候就是他們發威的時候了。只見各火箭筒she手或半跪或趴著將火箭筒對准了那被敵軍包圍著的坦克,接著一扣扳機……

隨著火箭彈特有的「嗖嗖」聲,六、七枚火箭彈就直奔敵軍的坦克而去,接著只聽轟轟的一陣爆炸聲,坦克防線上立時就爆起了一團團火球,敵軍就在我們眼前被炸得飛到空中然後重重地摔了下來。只這一輪火箭彈過去就有兩輛坦克被jing確命中而燃起了火頭。

後來我才從火箭筒she手那了解到,新四零火箭筒的垂直破甲厚度達到380mm,而敵軍的t54坦克裝甲最厚的部位——炮塔前裝甲也只有203mm,所以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讓炮塔的弧形面把火箭彈彈開,基本上都能穿透裝甲擊毀坦克的裝甲。

再加上蘇制t54坦克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彈葯庫和燃料倉位置缺少防護,其實這是傳統蘇制坦克普遍都有的缺陷,所以坦克一旦被擊中後,很容易爆發「二次效應」,也就是傳說中的內部爆車。

這不?那兩輛坦克被擊中還沒多久,就先後發出一聲巨響爆成了一團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