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者陰山(五)(2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532 字 2020-11-02

這也就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問題,要是越鬼子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反制措施,那么等待他們的就是在戰爭中被淘汰,這就逼著越鬼子不得不絞盡腦汁的尋找我軍炮瞄雷達的弱點和缺陷。

這也可以說是戰爭的魅力吧……如果從宏觀上來看,這其實就是人類的一種自我競爭,正如我們中國人所熟知的那句話「弱後就要挨打」,正是因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在戰爭中被淘汰,所以世界各國才努力發展自己、壯大自己,於是人類社會才會進步到今天這種程度。

當然,戰爭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戰爭並不是個好東西,但社會上有許多東西都是在戰爭的打擊與反打擊中被發明創造出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戰爭其實還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炮瞄雷達同樣也是如此,越軍如果不想在戰爭中被淘汰,那就只有想出一些可行的應對方法。

我很快就發現越鬼子已經找到了。

炮瞄雷達的弱點有兩個,一個是數量少,另一就是陰雨天效果會大打折扣。

第一個弱點可以說是相當嚴重,這在之前我們一直沒有意識到其嚴重性,甚至都不認為這是個弱點,結果現在一打起仗來就暴露出來了。

我軍炮瞄雷達只有一架,確切的說是在戰場上使用的只有一架。雖然這時我軍又從瑞典進口了兩架,也就是總數有四架。但這其中兩架是用於拆解研究……軍工要把這兩款從不同國家進口的炮瞄雷達拆解之後對照著進行研究,這無疑會在很大程度加快仿制的速度。另外還有一架炮瞄雷達就做為備用,以防一線的炮瞄雷達被炸壞或是出了故障,同時又在打一場重要的戰役時能夠替換。

於是在同一時間,我軍在一線使用的炮瞄雷達就只有一架。

根據排它性,越軍只需要知道我軍炮瞄雷達在哪個位置……要知道這一點其實並不困難,越軍炮兵甚至是步兵都能輕松的感知到我軍是否有炮瞄雷達存在,只要對越軍炮兵陣地把握得准,那基本就是有炮瞄雷達了嘛。

既然這個位置有炮瞄雷達,而中**人的炮瞄雷達只有一架,那也就意味著其它位置就沒有炮瞄雷達了。

越軍的做法就是:在確定我軍炮瞄雷達的位置後,其它地方的炮兵就放開了打。

比如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我們使用炮瞄雷達在者陰山方向將越軍炮兵壓制住,越軍其它方向的炮兵就打得歡了。

應該說這對我軍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原因是我軍因為越鬼子炮兵平時那種尿性而有了輕敵思想,這一方面是因為我軍有炮瞄雷達而越軍沒有,另一方面是我軍火炮數量占優在炮戰中一般是壓著越軍打而造成的。

結果就是許多炮兵部隊長時間沒有更換炮兵陣地,越鬼子平時是發現了這些炮兵陣地的位置而不發難,只是將其紀錄下來,直到確定這方向沒有炮瞄雷達之後,才突然一陣猛轟。

於是,讓我有些氣妥的是,我軍在者陰山這個方向雖然打得越鬼子沒了聲音,但其它方向卻不斷有情報過來說是我軍炮兵部隊遭受到了損失。

初時我們還沒有發覺這兩者之間存在什么聯系,但每當我們朝越軍炮兵陣地開火時其它部位的越軍炮兵也同樣打得歡,於是我們就意識到越軍是抓住了我軍炮瞄雷達數量少的這個弱點。

第二個弱點我們之前在對炮瞄雷達進行測試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不過同樣也不認為這是個什么大不了的問題,頂多我們就是選在天氣好的時候對越軍展開打擊唄。

但戰場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

我相信這個弱點是由蘇聯方向告訴越南的,因為像越南這樣弱後的國家,他們本身並沒有雷達方面的使用經驗和知識,另一方面我軍在戰場上使用炮瞄雷達的次數也不多,越軍不大可能在實戰中總結出這個弱點。

這就是情報的價值,越軍在知道這一點後很快就做出了相應的反應:他們把還擊的時間選在了陰雨天,甚至就算是天晴,越軍的炮兵也能在黎明時活動……越南空氣濕度很大,在天亮前陣地上往往會起大霧,大霧同樣也會使炮瞄雷達的性能和探測距離成級數的降低。

這時我們就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依靠炮瞄雷達,另一個就是將炮瞄雷達再往前拉近一些。

但很明顯,越是將炮瞄雷達往前拉就越危險,而這種危險又不是我們所能承受的。

所以,炮瞄雷達的作用在越軍的種種應對措施下能發揮的作用已經被大大削弱了,也好在我們當初並沒有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炮瞄雷達上,否則這會兒都不知道該怎么應對這個局面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