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者陰山(九)(2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563 字 2020-11-02

51師打者陰山的戰略思想可以歸結為六個字,那就是「包圍住,斷退路」。

這六個字看起來十分普通,甚至可以說其實際上就是我軍的老戰術「穿插包圍」。

但這一次的「穿插包圍」與以往的穿插包圍又有些不同,應該說表面上一樣但實質卻大有區別。

以往我軍的「穿插包圍」,比如在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許多部隊是根本就不知道越軍的兵力布置情況,一上來就用「穿插包圍」……這時我軍老一輩留下來的優秀戰術,不管怎么樣都是「正面突破,兩翼包抄」嘛。

但打仗這東西注重的是神而不是形。

如果從形式來講,79年時所有的我軍指揮官都沒有錯,用的都是穿插包圍……這在空軍沒有投入使用的情況下也無可厚非,單純的陸軍打來打去就是那幾種戰術。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我軍老一輩用這「穿插包圍」也是有講究的,那也是在偵察兵掌握了大量的可靠的情報之後,派出精銳部隊「穿插到位、穿插到點」。

比如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時候,就是掌握了當面之敵也就美韓聯軍的情況,了解到韓軍裝備差、士氣差、戰斗力差,於是制定了「撿軟柿子捏」的戰術展開穿插。

簡單的說,在美韓聯軍分成左右兩路齊頭並進的時候,在美軍這一頭把它往里頭放,在韓軍那一頭用主力部隊往死里打,這一打韓軍受不了就被我軍追著跑……於是就人為的制造出美軍孤軍深入戰機,接著我軍在追眘韓軍跑的過程中往旁邊一插就斷了美軍的後勤補給線了,而高度機械化嚴重依賴後勤補給的美軍最怕的就是後勤被斷,於是在我軍這種戰術面前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得灰頭土臉的狼狽逃竄。要不是美軍憑著大量的飛機空投補給,再憑著大量的坦克強行突破我軍的包圍,都不知道有多少美軍會被我志願軍包圍並殲滅了。

我軍79年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就是穿插的基礎是在掌握了大量可靠的情報後,因地制宜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穿插包圍」。結果就出現了許多讓人痛心的情況……不斷有穿插部隊落入了越軍早就設下的埋伏圈,甚至還有在稀爛的田地里投入坦克部隊進行穿插的情況。

這一回51師的「穿插包圍」就不一樣了,這個計劃就與我軍老一輩的軍事藝術「神似」。

首先在情報的掌握上,通過偵察大隊、捕俘、51師的偵察兵等多方面長時間的搜集,在這些的基礎上才制定出一個「包圍住,斷退路」的計劃。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掌握情報之後才知道敵人哪些部位較為薄弱適合穿插,才盡可能少的發生種種足以影響整場戰斗勝負或是大量傷亡的誤判。

其次,許師長的這個計劃實際上也是在配合我合成癱瘓越軍指揮體系的戰略。

就像之前我們說的,者陰山上越軍的弱點就是成份復雜各部份很難協同,一旦被我軍打掉了指揮部就很有可能各自為戰,正是針對這一點,許師長才果斷的決定使用多路穿插切斷者陰山各高地的聯系的戰略。

可以想像,這樣做就會進一步使者陰山的越軍因為無法協同而有如一盤散沙最終被我軍一塊塊吃掉。

因此51師的幾個團的兵力其實也是十分分散的……者陰山的防御主要是靠五個高地支撐起來的,分別是、1142、1250、11號及41號高地。許師長定下的分割包圍的打法是,分別用一到兩個連做為主力部隊進攻各個高地,再以班排為單位的部隊在各高地之間的交通線上設伏。其中間隔兩個高地之間的高地,比如1142高地位於高地及1250高地之間,那么1142高地就是重點打擊對像,應該用最快的速度將其拿下並堅決防守住。

可以想像的是,這仗一旦打起來,那越軍就會面臨幾乎到處都是敵人四面楚歌的局面。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我需要關心的,做為一個配合51師作戰的指揮官我只需要大慨了解一些這些戰略思想就可以了,我要關心的就是如何打掉位於1142高地上的越軍指揮部。

時間一步一步的跳到凌晨五點,隨著三顆紅色的信號彈在空中冉冉升起,一排排的炮彈就再次往者陰山上傾瀉而去。

當然,為了盡量不引起越軍的警覺,同時也是為了避免炮彈誤炸自己人……要知道這時我軍可是有兩個團的部隊分散在者陰山各個角落。所以打往者陰山的炮彈並不太多。

我想,這時的越軍只怕反而會安心了,他們會想:瞧,還是跟以前一樣耍我們來著。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一回是真得不能再真了,這些打向他們的炮彈一方面是進一步掃清擋在我們面前的障礙,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隱藏我們直升機的螺旋漿聲。

當越軍發現這一點時,只怕已經太遲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