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飛機(1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535 字 2020-11-0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越戰的血最新章節!

從蘇聯這樣的現像就可以看出一點,一個國家的工業結構乃至經濟結構各方面會平衡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在工業結構上,如果輕重工業不平衡就比如說蘇聯,其重工業的發達和發展那是有目共睹的,這使蘇聯在坦克、戰機、導彈、航天等許多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當然,這其中在航天方面是美國人先登上月球的,但很多人懷疑這只不過是美國人為了把蘇聯比下去而設下的一個騙局。

說它是騙局不僅是因為美國方面給出登月視頻上的種種漏洞,更重要的是……登月艙從地球上發射的時候,需要一個那么大裝著那么多助推燃料的火箭,只有這樣才能逃離地球的引力飛往太空。那么同樣的,當登月艙從月球上逃離月球的引力是不是也需要一個火箭助推呢?雖然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如果像視頻那樣僅憑登月艙的燃料就能逃離月球引力那無疑是個笑話。

由此可知其實蘇聯在這時期在重工業方面有許多甚至超過美國,於是才會出現這時代蘇攻美守的局面。比如蘇聯戰略導彈是美軍的1.4倍,核力量幾乎是美國的3倍,坦克是美國的五倍……79蘇聯根本不顧美國的反對而發動阿富汗戰爭,就是在這種基礎上做出的決定。

當然,這也有一部份原因是美國之前深陷越戰的泥潭經濟和軍事都遭受到嚴重打擊。

但是重工業的強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能說明所有的問題,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因為輕工業過於薄弱就使蘇聯在發動戰爭才幾年的時間就出現各種必須的生活用品都出現緊缺的現像。甚至我還知道,在不遠的將來蘇聯這個強大的帝國也會因為其不合理的結構而轟然倒塌。

所以,正確的發展方向是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

農業為基礎是關乎到生死存亡的問題。

一個國家就算工業再強大,如果沒有農業……只需要把這個國家從外頭一圍,百姓的生活都成問題了,那什么坦克、戰機、軍艦全都變成了破銅爛鐵。

這也正是我國在未來數十年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兼顧農業並進行補貼的原因。

工業就不用多說了,工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科技。

這其中輕工業更多的是關乎民生,比如煙草、酒、玻璃、塑料、紙……平時在生活中要是少了這些東西那就差不多變成農業社會了。

現在的蘇聯就是因為沒有注重這一點而深受其害,甚至還可以說蘇聯人沒有「吃一塹長一智」的這種智慧,蘇聯是因為經濟結構不合理而崩潰的,到後來俄羅斯的時候還是沒有吸取這教訓,整個國家的經濟將近百分之七十是來自能源出口和加工……這一來不是把脖子伸出去給人宰嗎?只要把石油價格往下一壓俄羅斯就進入一個冰河世紀了。

當然,這些是不需要我關心的,我現在要關心的就是楊先進的這筆買賣能否順利做成,或者就賺來的錢夠不夠把那一百多萬的大窟窿給補上。

不過應該是能做到吧……時間過得越久我心里就越是不確定,心里反反復復的就在計算著:蘇聯奇缺食品和生活用品,而我們這邊可以用「泛濫」這個詞來形容,這么一來就可以賺不少了。另一面蘇聯重工業產品「泛濫」,而我們卻是奇缺,於是又可以賺上一筆。也就是說一個來回兩頭都賺錢,這樣短時間賺夠一百多萬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但事情沒確定下來總覺得有件事放心里掛著,做什么也沒心思……從這一點來說,我自己的心理素質也不夠好。

終於在五天後我又接到了楊先進從莫斯科打來的電話……

「情況怎么樣?」我迫不及待的問。

「營長!」楊先進有些激動又帶著些不確定的口音回答道:「接收食品和日用品方面是不成問題,這邊的價格普遍比我們那貴上十幾甚至幾十倍,也就是說運一趟扣去成本的話大慨能賺十倍的錢,而且這邊的買家給我們的話是有多少就要多少。」

「嗯!」一聽到這話我就稍稍放心了,能賺十倍的錢,那我們手里十幾萬也就可以翻個一百萬。

「蘇聯那邊的產品呢?」我問。

「所以我說要讓你拿個主意……」楊先進回答:「我們之前按你的意思聯系推土機、挖掘機之類的,的確要比國內便宜得多,只是要從莫斯科運回北京可不近,一方面是運費高,另一方面是時間長,咱們這一來一去只怕半年都過去了。」

楊先進的話我是明白的,要知道這時我國鐵路網可沒有那么發達,再加上現在因為戰爭鐵路運輸一直都很緊張,咱們從北京到雲南都要一個多月呢,這到莫斯科來回一趟半年那還算少了。

另一方面,咱們這又是做生意,時間太長的話就會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或者也可以說風險,比如咱們千辛萬苦的把貨運到莫斯科,萬一價格起了變化人家不要了毀約了怎么辦?

所以,出於降低風險的考慮,應該是越快做成越好。

「結果聽說我們想要用罐頭這些東西跟他們換……就有一個蘇聯人主動找到我們頭上了。」楊先進接著說道:「可是這一家……」

「這一家什么?」聽著楊先進欲言又止的樣子我就不由有些不耐煩了:「有話快說,別吞吞吐吐的。」